鹊桥仙
来时夹道,红罗步障,已换青丝翠羽。
春愁元自逐春来,却不肯、随春归去。
千觞美酒,十分幽事,归到只愁风雨。
凭谁传语牡丹花,为做取、东君些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走在熙攘的道路上,红色的罗纱步障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枝叶。春天的忧愁一直跟随春天而来,却无法与春天一起离去。即使有无数的美酒和无尽的幽静之事,面对风雨也只能感到忧愁。希望有人可以告诉牡丹花,让它在春天里焕发生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等。
2. 赵彦端:南宋文人,字景翰,号介庵。
3. 红罗步障:红色的丝织品制作的屏风或装饰物。
4. 青丝翠羽:形容春天的景象,意指新生的绿叶与翠鸟的羽毛。
5. 元自:原本,本来。
6. 千觞:借指很多酒。觞,古代的酒器。
7. 十分幽事:十分美好安静的事。
8. 东君:春日之神,也代指春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鹊桥仙》以春天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之情。词的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红罗步障换成了青丝翠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然而,作者却感到春愁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增长,这春愁并不愿意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消失,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留恋。接下来,作者通过饮酒和赏花的幽事,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最后,作者希望有人能够告诉牡丹花,让它们做一点春天的小主人,表达出对春天的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彦端的《鹊桥仙》是一首描绘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优美词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可考。在赵彦端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国家分裂、外患频仍的困境之中。尽管面临着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但赵彦端并没有被现实的困境所击倒,而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在赵彦端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各种官职,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又因才能出众而受到皇帝的赏识。正是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也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哲理。
在赵彦端所处的时代,南宋词坛正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许多著名的词人都活跃在这个时期,如辛弃疾、陆游等。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才情,为南宋词坛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赵彦端也深受启发,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