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同吴山带任肇楚薝卜楼看月 其二
夜久月弥静,清光宛及人。瓜蔬调野馔,泉石聚闲身。清磬出林小,微霜上叶新。那堪城郭近,明发入红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色渐深,月亮愈发明亮,清澈的光线仿佛能触及人们的心灵。新鲜的瓜菜搭配着自然的佳肴,泉眼山石间汇聚着闲暇的人们。清新的钟声在树林中回响,微小的霜冻使树叶焕然一新。然而,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离城市和喧嚣那么近的地方,曙光初现之时,我们又要陷入那繁华的红尘之中。
去完善
释义
夜久:指时间已晚,夜深之时。
月弥静:月亮愈发显得宁静。弥,越发,更加。
清光:明亮的月光。
宛及人:似乎在照拂着人们。宛,仿佛。
瓜蔬调野馔:用新鲜的蔬菜和瓜果烹饪野味佳肴。
泉石聚闲身:在山泉和石头旁享受悠闲的时光。
清磬:寺庙中敲击的清脆磬声。
出林小:从树林中传来的轻微声音。
微霜上叶新:轻微的霜露使树叶焕然一新。
那堪:承受不住。这里指无法忍受。
城郭近:靠近城市的地方。城郭,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明发入红尘:天亮后回到繁华的都市生活。明发,日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赏月时所见所感的诗。开篇“夜久月弥静”一句写出了夜色渐深、月光愈明的场景。接着的“清光宛及人”,则将月光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两句“瓜蔬调野馔,泉石聚闲身”描述了月下自然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此间享用的简单食物和悠闲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清磬出林小,微霜上叶新”是诗人对声音与季节变化的观察。最后两句“那堪城郭近,明发入红尘”则以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留恋以及对城市的厌倦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与自然界的美好,反映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