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对此闲田里,殊惭怀土身。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的知己怎么可能没有呢?我生活在这个闲适的田园里,深感惭愧,因为我总是渴望回归故里。农民们辛勤劳作,分别收获五谷杂粮;鸟语声声,让春天充满了生机。尽管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难以解答,但时光仍在不断地更新,新的希望总是伴随新的一年而来。
去完善
释义
《西畴春望·其二》是清朝诗人何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寥寥:形容稀疏的样子。
2. 天地外:指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3.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4. 岂无:表示反问的语气,即“难道没有”。
5. 此:指代眼前的田园景色。
6. 闲田:空闲的田地,这里指代归隐的田园生活。
7. 殊:副词,表示程度上的差别。
8. 惭:惭愧。
9. 怀土身:怀念故乡的心情。
10. 五谷:五种谷物,泛指农作物。
11. 鸟语:鸟的叫声。
12. 乱:打扰。
13. 三春: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春天。
14. 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15. 诚:实在,确实。
16. 难问:难以回答。
17. 年华:时间,岁月。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西畴春望 其二》中,诗人何绛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两句“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描绘了空旷的天地之间,寻找知音的渴望。紧接着“对此闲田里,殊惭怀土身”,表达了在田园生活中,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愧疚感。接下来“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描述了春天的田野景象,农夫们忙碌地耕作,鸟儿欢快地歌唱,一片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与迷茫,正如他所说的“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人生的意义何在?时光荏苒,但内心的困惑依旧无法解答。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畴春望 其二》是何绛的一首描绘春天的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明代晚期,正是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时期。在这期间,何绛历经了宦海浮沉,对生活和人世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时代背景方面,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农民起义和边疆战事频发,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何绛对现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以诗歌为武器,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