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标题包含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独树一帜,情致蕴藉,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为后世称颂不已。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查看更多
红尘人
去完善

译文
夜晚来临,沉醉过后迟迟未卸妆,梅花的花萼早已枯萎。 醉酒后醒来,香气熏破了春日的困倦,离梦想的地方还是那么遥远。 人们悄然无声,月亮也显得情意绵绵,绿色的帘幕低垂。 再揉碎剩余的花瓣,再捻起残留的香气,还能再有一些时候。
红尘人
去完善
释义
1. 诉衷情:词牌名。 2. 梅萼:梅花的萼片,这里指代梅花。 3. 插残枝:梅花的花枝已经凋谢。 4. 熏破春睡:花香使人在春睡中醒来。 5. 梦远不成归:梦境遥远,难以回到现实。 6. 人悄悄:形容周围环境安静。 7. 月依依:月亮柔美明亮。 8. 翠帘:绿色的窗帘。 9. 更挼残蕊:将残花的花瓣揉搓成碎片。 10. 捻余香:用手指捏起剩下的香气。 11. 得些时:得到更多时间。
红尘人
去完善
赏析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是一首描绘女性心境的词作。首句“夜来沉醉卸妆迟”,点明时间是在夜晚,主人公刚刚从醉意中醒来,还没有来得及卸妆。这一句既描绘了女主角的醉态,也透露出了她的孤独和失落。接下来的“梅萼插残枝”则进一步展示了这种情感,梅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残枝,象征著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紧接着的“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表达了女主角的痛苦。尽管她已经在梦中回到了远方的家,但现实中的她依然无法回到家乡,只能继续在异乡度过漫漫长夜。这里的“春睡”并非是简单的睡眠,而是寓含了女主角内心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下阕中的“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则展现了女主角在夜晚的无尽等待。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月亮陪伴着她,而她却只能垂下翠帘,独自承受着心中的苦痛。 最后三句“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则表达了女主角对未来的期待。她将剩下的花瓣揉搓成香,希望能借此度过这漫长的夜晚,等到黎明到来的那一刻。这三句既是她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红尘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兵入侵,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安逸,才华横溢。然而,随着国家的动荡,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丈夫病逝,家乡被金兵侵占,她被迫流亡南方,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国家、对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哀伤。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清照通过词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以“夜来沉醉卸妆迟”开篇,描绘了作者晚年的孤独与悲哀。紧接着,她用“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红尘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