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后醒来头发已白,躺着看月亮照亮纱窗。用豆蔻熬水煮茶,味道独特。
枕边诗书静静品读,门前风景在雨中更加美丽。整天都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如同桂花一样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也作“浣溪沙”。
2. 病起:生病初愈。
3.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的样子。
4. 两鬓华:指两边的头发已经变白。
5. 卧看残月:在病中躺着看月亮,这里的“残月”表示月亮的残缺部分,通常代表人的离愁与哀伤。
6. 上窗纱:映照到窗户的纱上。
7. 豆蔻:是一种常绿乔木,这里指的是豆蔻树。
8. 熟水:用水煎煮过的草药汤剂。
9. 莫分茶:不要区分茶叶的种类。
10. 枕上诗书:躺在枕头上看书。
11. 闲处好:闲暇时感到很好。
12. 门前风景雨来佳:门前的风景在下雨时更加美好。
13. 向人:对人有所期待。
14. 酝藉:指含蓄内敛的品质。
15. 木犀花:桂花的一种,也叫木樨花,象征着美好的品质和感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表达出她孤独、痛苦的心境以及忧郁的生活状态。“病起萧萧两鬓华”一句以白发喻示作者年老多病,表现出人生的无奈和悲哀;“卧看残月上窗纱”一句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独守孤灯的情景。
接下来的“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中的豆蔻是一种常绿灌木,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这里暗含着作者的自强与坚韧。
下阕中“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尽管有诗书为伴,但门前最美的风景也只能在雨中品味。结尾两句“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则是借木犀花来表达作者生活状态的窘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金对峙时期,大约在公元1130年至1135年间。这时,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离世等人生剧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描绘了病中独坐的无奈和惆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灭亡后,宋金两国对立,战乱不断。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病逝,使她失去了依靠,只能独自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这使得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