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来到空寂的长门宫,春天的草色青青,些许梅花刚刚绽放,还没开得均匀。
碾碎碧绿的茶叶如同笼罩在云端中的玉尘,留下清晨的梦,惊醒了一瓯春意。
花的影子落在层层门户上,稀疏的帘子映照着淡淡的月光,正是美好的黄昏时刻。
让时光辜负了两次的春天,这次回来,一定要用心度过今年的春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门:指西汉长安的长门宫,原为陈皇后所居,这里借指深宫。
2. 春草青:指春天时宫中的草长出新绿。
3. 江梅些子:些许梅花。
4. 破:开始开放。
5. 未开匀:还没有完全开放。
6. 碧云笼:用碧色丝帛制成的笼子,这里指装茶的器具。
7. 碾玉成尘:指茶叶被碾碎。
8. 留晓梦:留着清晨的美梦。
9. 一瓯春:一杯茶水带来的春意。
10. 花影压重门:花朵的影子投射在门上。
11. 疏帘:稀疏的窗帘。
12. 淡月:明亮的月光。
13. 好黄昏:美好的黄昏时刻。
14. 二年三度:两次三年,指过去了很长时间。
15. 负东君:辜负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16. 归来也:表示终于回来了。
17. 著意过今春:尽情享受今年的春光。

去完善
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这首词以春景开篇,描述了初春时节的长门、江梅和碧云等自然景象。词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景图,为整首词奠定了淡雅的基调。
接着,词人以“未开匀”来形容江梅的花蕾,表现出早春时节的独特韵味。“碧云笼碾玉成尘”则暗示了词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所思所想,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盼。
在词的下阕中,词人通过“花影压重门”和“疏帘铺淡月”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黄昏时的美丽景色。而“二年三度负东君”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在语言上,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富有诗意和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27年,即宋徽宗靖康二年。这一年,金军攻入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此后,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时局动荡不安。
此时,李清照的人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她与丈夫赵明诚共同收藏的金石书画在战乱中散失殆尽,丈夫也在这一年病逝。年仅四十的李清照失去了依靠,独自流落在江南一带。在这首词中,她以"长门春草"的形象,抒发了自己身处乱世、命运多舛的感慨。
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北方大片领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民间哀鸿遍野,士人阶层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责任感愈发强烈。李清照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女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她的词作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