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庭院里,雨斜风轻,层层的门扉紧闭。清明节临近,春天的花朵在寒风中绽放,这恼人的天气让人心烦意乱。在艰难的诗歌创作完成后,我醉醺醺地醒来,倍感无聊。远处的大雁飞过,我心中却有无尽的心事无法倾诉。
楼上的寒冷持续了好几天,窗帘低垂,我无力地靠在栏杆上。新梦中的温度降低,香味消散,使我无法再沉溺于睡眠。清晨的露水滴落,新桐树枝刚刚发芽,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太阳升起,烟雾散去,今天的天气会晴朗吗?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情: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2. 萧条:冷清,寂寥。
3. 斜风细雨:形容春天微弱的风雨。
4. 重门:一道道门。
5. 宠柳娇花:形容春天的柳树和花朵。
6.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7. 险韵诗:用冷僻的诗韵作成的诗。
8. 扶头酒:浓酒。
9. 征鸿:远飞的大雁。
10. 寒夜露浓:形容春天的清晨露水很浓。
11. 新桐:新发芽的桐树。
12. 游春:游玩赏春。
13. 日高烟敛:太阳升高,烟雾散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词作,借景抒情,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词中既有春天的美好景致,也有惆怅与感慨的心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开篇描绘了春天雨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则点出了清明节前后的天气变化无常,令人感到烦恼。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里提到的是写作时的情境:在春雨之中,饮酒赋诗,虽然看似闲适,但内心却隐藏着难以言喻的忧愁。“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则表达了作者心中无法排解的忧虑。
下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通过描述室内的环境,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疲惫。紧接着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则是通过对梦境的描绘,揭示了内心的愁绪。
最后两句“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写的是清晨的景象,阳光透过雾气,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希望之感。然而,这并不能完全驱散作者心中的阴霾,她仍期待着今天的天气能否放晴,以此寄托着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春情》这首古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在公元1100年左右,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正处于她人生的鼎盛时期。当时,正值北宋年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这个看似平静的时期却暗藏着危机,后来的“靖康之耻”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李清照的这首《念奴娇·春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她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和爱情的美好期待。然而,在她的生活经历中,她也曾经历过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她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美满,却在他们离世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这些人生经历使她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时代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