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薄雾笼罩着厚重的乌云,让人忧愁不已。在漫长的白昼中,我点燃了瑞脑香料,烟雾缭绕在金兽香炉之中。重阳节又到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睡在玉枕和纱帐中,半夜时分,凉意渐渐袭来。
夕阳西下,我在东篱边上喝酒,阵阵暗香扑鼻而来,盈满衣袖。请不要说我不够忧郁,当风吹起窗帘,我仿佛看到了那憔悴的黄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薄雾浓云:指云雾淡淡的景象。
2. 瑞脑:古代一种香料。
3. 金兽:金属制成的兽形香炉。
4. 佳节又重阳:指重阳节。
5. 玉枕纱厨:玉枕,光滑如玉的枕头;纱厨,用纱做成的蚊帐。
6. 东篱:泛指种植菊花的地方。
7. 把洒:拿着酒杯。
8. 暗香盈袖:香气浓郁充满衣袖。
9.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或悲伤的情绪。
10. 人似黄花瘦:形容人因思念而憔悴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醉花阴》这首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在重阳佳节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词的开篇“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句,借云雾笼罩的景致以表现内心的忧愁,并为全词营造了深沉的氛围。接下来的“瑞脑消金兽”则将词人的思绪引向瑞脑燃烧的香炉,暗示时间的流逝。
紧接着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三句进一步展现节日氛围下的孤寂之感。夜幕降临,寒气渐生,词人独坐在半夜听见秋风瑟瑟,这份孤单更加突显。
词的下阕则以细腻的描绘来传达深切的情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通过描写词人独自饮酒赏菊的画面,展现了她渴望排遣内心愁绪的心情。而最后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则以比喻的方式传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自身的落寞。西风萧瑟之中,帘卷如秋草般凋零,象征着人的憔悴。
总体而言,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很好地传递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情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花阴》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创作于公元1100年左右。这一时期,李清照刚结婚不久,生活美满,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局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内忧外患不断、战争频仍的时代。李清照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末年,金国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边境危机重重。然而,尽管外部环境恶劣,李清照凭借才华横溢的词章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代才女。
在这首《醉花阴》中,李清照借菊花之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赏菊的画面,展现了她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所感受到的幸福与宁静。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女性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