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万里客行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口来了远方的客人,
问起他来自何方。
我提起衣服起身相询,
果然找到了知心的人儿。
那人提起衣裳对着我哭泣,
深深地叹息着向我陈述他的过往。
原来他是北方的游子,
如今已成了江南的百姓。
世事如风,又要远行,
依依惜别,他即将去往西方的秦国。

去完善
释义
1. 门:家门。
2. 万里客:指离家很远的客人。
3. 问君何乡人:询问你来自哪里。
4. 褰裳:提起衣裳。
5. 从之:跟随他。
6. 果得:果然找到。
7. 心所亲:心中的亲人。
8. 挽裳:拉起衣襟。
9. 对我泣:面对着我哭泣。
10. 太息:深深地叹息。
11. 自陈:自己陈述。
12. 朔方士:北方的人士。
13. 吴越民:吴越地区的居民。
14. 行行:走走。
15. 复行:继续走。
16. 去去:离去。
17. 适西秦:前往西方的秦国。

去完善
赏析
《门有万里客行》曹植:诗意盎然,激情澎湃,抒发游子情怀。开篇两句描绘离家在外、奔波劳碌的情景;“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流露出意外相遇的喜悦;“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写出朋友悲伤倾诉的真诚;最后四句揭示身份变化和即将离去的无奈,读来感人至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门有万里客行》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208年,正值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奠定魏国基业的时期。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深受父亲赏识,然而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
在诗歌中,曹植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一时期的曹植,虽然年少成名,却因卷入宫廷权力斗争,屡遭贬谪,漂泊不定。然而,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曹植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