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间四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山间四首 其二
野老缘冈拾堕樵,溪童收网度横桥。 高怀尽在行歌里,岂信人间有市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谢薖,字子发,号空同先生,南宋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谢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词歌赋。 2. 科举及第:在南宋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野外的老者沿着山岗捡拾散落的柴火,小溪边的儿童收起渔网横渡石桥。 他们的胸怀宽广都在这放歌山水之间,哪里会相信人世间还有市集与朝廷的存在呢。
去完善
释义
1. "野老":指居住在郊野的老年农民。 2. "缘冈":沿着山脊行走。 3. "拾堕樵":捡取散落在地上的柴火。 4. "溪童":住在溪边的儿童。 5. "度横桥":通过横向的桥梁。 6. "高怀":高尚的情怀。 7. "行歌":边走边唱。 8. "市朝":市场和政府办公的地方,这里借指世俗纷扰。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中的“野老缘冈拾堕樵”描述了乡间的老人在山上捡拾散落的柴火,他们虽然年迈但依然勤劳;“溪童收网度横桥”则展示了孩子们在溪流上横渡的桥梁上收起渔网,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些画面展现了山村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高怀尽在行歌里,岂信人间有市朝”,则是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感慨与赞美。他认为这种质朴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理想境界,其中蕴含着崇高的情怀和人生的真谛。与此相比,繁华喧嚣的城市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俗世的摒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间四首》是宋朝诗人谢薖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仁宗时期(公元1023年-1063年),这是一段相对繁荣安定的时期,但社会矛盾仍较为尖锐。谢薖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谢薖在其人生旅程中,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隐居于湖南浏阳的山林之中。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在这首诗中,他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美景和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宋仁宗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士人阶层在社会地位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士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导致了不少文人的怀才不遇和宦海浮沉。谢薖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文情怀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儒家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