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摇仙佩
宫梅弄粉,御柳摇金,又喜皇州春早。盛世生贤,真仙应运,当日来从三岛。车马喧青晓。看千钟赐饮,中人传诏。最好是、芝兰并砌,鸣珮腰金,彩衣相照。炉烟袅。高堂半卷珠帘,神仙缥缈。
须信槐庭荫美,凤沼波澄,屈指十年三到。九叙重歌,元圭再锡,已把成功来告。四海瞻仪表。庆君臣会集,诗符天保。况自有、仙风道骨,玉函金篆,阴功须报。方知道。八千岁月椿难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妆点着皇宫,柳树披上了金色的光彩,在这座繁荣的城市里,春天早早地来临了。这个美好的时代诞生了许多贤才,他们应时而来,就如同那些驾临人间的三岛仙人一般。清晨的车马声此起彼伏,有许多人被召见进宫。最佳的时刻就是当这些俊才们并列站在那里,佩着宝石腰带,身着华丽衣裳,相互辉映。满室的香气和烟雾弥漫开来,那珠帘半卷的高大宫殿里,似乎正隐藏着一些难以捉摸的神秘力量。
人们坚信这片槐树庭院的美好荫凉,就像凤凰栖息在澄净的水边一样,这个地方已经让人流连忘返。经过十年的多次到访,这位至高的统治者重新审视了他的国家,而他也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他的到来引起了四海的瞩目,他的风范和美德成为了世人仰望的目标。在这里,他感谢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并朗诵着天赐的诗篇。而他自己也依然保持着仙人的风貌和高尚的品质,身上藏着来自金篆玉函的秘密,这份功德等待着被回报。没有人会怀疑,这个人将会如那八千年的古椿一般长寿,永不衰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皇州: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代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2. 三岛: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借指仙境。
3. 千钟赐饮:形容皇帝赏赐丰盛的酒宴。
4. 中人:皇宫中的宦官。
5. 芝兰并砌:比喻有才华的人在一起。
6. 鸣珮腰金:指显贵之人。
7. 槐庭:槐树下的庭院,指官府或朝廷。
8. 凤沼:凤凰池,泛指朝廷官署。
9. 九叙:古代君主祭祀天地、宗庙等九次仪式,这里借指国家大典。
10. 元圭:古代祭祀时用的玉器。
11. 诗符天保:天保诗,祝愿长寿的诗句。
12. 四海瞻仪表:指皇帝成为天下楷模。
13. 八千岁月椿难老:借用寿星的故事,寓意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其雄浑的笔力和委婉的抒情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盛世景象。在宫梅和御柳的映衬下,突出了皇州的春意盎然,展现了盛世生贤,真仙应运的主题。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从三岛来的人物形象,以及车马喧哗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又以天人感应的观点,描述了宫廷的高雅生活和庆典活动,寓意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此外,诗人还通过叙述槐庭荫美,凤沼波澄等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盛世的特点。
最后,诗人表达了四海瞻仪表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有仙风道骨的精神,努力行善积德,以实现更长远的幸福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值得一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女摇仙佩》是宋代著名词人晁端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此时的晁端礼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在自己的寓所中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表面上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已经埋下了诸多危机。一方面,皇帝宋徽宗沉湎于艺术和游乐,忽视国家政治;另一方面,官僚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晁端礼的作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在这首《玉女摇仙佩》中,晁端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由于现实中的挫折,他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惆怅。这种情感在词的最后一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待细把、芳菲说。看蓬莱依约,风露洗,宪清阔。”这句词既是对仙境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一个才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