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远和尚赞
十八年参甚么禅,云门奥旨要人传。
蓦然合著大石调,斩新腊月火烧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香林远和尚:禅宗高僧。
2. 十八年:指长时间的修炼或学习。
3. 参:佛教术语,指禅修、体验佛法。
4. 禅:佛教修行方式之一,强调内心的觉悟和宁静。
5. 云门: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派之一。
6. 奥旨:深奥的真理。
7. 要人传:需要有人继承和发扬。
8. 蓦然:突然间。
9. 合著:应该使用。
10. 大石调:曲调名。
11. 斩新:新鲜,崭新。
12. 腊月:农历十二月。
13. 火烧山:比喻热情似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远为香林远和尚写的赞美诗。全诗以意象和意境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香林远和尚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十八年参甚么禅”,通过描写香林远和尚修行的时间之长,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钦佩。“十八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代表了香林远和尚坚定不移的信仰和毅力。“参甚么禅”则体现了他在禅修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句“云门奥旨要人传”,描述了香林远和尚对禅宗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宗思想的传承。“云门”指的是禅宗五宗之一的云门宗,“奥旨”则是其深奥的教义。这句话表明了香林远和尚在禅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句“蓦然合著大石调”,通过对“大石调”这一音乐曲调的描绘,表达了香林远和尚在修行过程中所达到的境界。“蓦然”一词形象地展现了他在顿悟时的状态,而“合著大石调”则意味着他达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心境。
最后一句“斩新腊月火烧山”,通过描述冬天焚烧山林的景象,象征了香林远和尚在禅宗领域的贡献和影响。“斩新”一词强调了这种影响的崭新和独特,而“腊月火烧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对禅宗事业的火热激情和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香林远和尚修行时间、禅宗地位、顿悟境界以及事业贡献等方面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这首诗既有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又有生动形象的意象描绘,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香林远和尚赞》是北宋时期释慧远所作。释慧远生活在公元960年至1027年之间,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僧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民间。
在公元960年左右,北宋刚刚建立,社会相对稳定。释慧远作为一位僧人,深知佛教教义对于人们心灵的引导作用,因此他致力于弘扬佛法。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同一时期,由于社会相对安定,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佛教作为一种信仰,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释慧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传播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安慰和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