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阉宦
握兵定策擅朝权,天子门生任劫迁。
教党愚君为得志,他年类灭是谁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唐阉宦:指唐朝的宦官,主要指掌握大权并干预朝政的宦官。
2. 握兵:掌握兵权。
3. 定策:决定国家的重大政策或决策。
4. 擅朝权:擅自掌握朝廷的大权。
5. 天子门生:原指受皇帝亲自教导的读书人,这里借指皇帝的亲信。
6. 任劫迁:任凭劫掠迁徙。
7. 教党:教育党派。
8. 愚君:使君主变得愚蠢的人。
9. 为得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
10. 他年:其他时间;以后。
11. 类灭:同类灭亡。
12. 是谁愆:指的是谁犯下的罪过。
去完善
赏析
《唐阉宦》金朋说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宦官掌握朝政、玩弄皇帝的情景。诗人以“握兵定策擅朝权”开篇,形象地展示了宦官操控军队、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势。紧接着,用“天子门生任劫迁”表达皇帝在宦官势力的挟持下,地位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推翻的事实。
诗人进一步指出,宦官集团通过蛊惑皇帝,使之成为他们的傀儡,从而达到掌控朝政的目的。在这过程中,那些被欺骗的皇帝显得愚昧无知,只能任由宦官摆布。而诗人以“教党愚君为得志”巧妙地表达了对这些皇帝的同情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他年类灭是谁愆”作结,暗示了宦官势力虽盛极一时,但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而这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整首诗通过对唐朝末年宦官祸国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阉宦》是宋代诗人金朋说的诗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金朋说生活在南宋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唐朝宦官专权的批判和对当时朝政的忧虑。
在唐代,宦官势力逐渐崛起,他们不仅掌握着宫廷内部的权力,还干涉朝政,甚至废立皇帝。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金朋说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不满,他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宦官的丑恶嘴脸和祸国殃民的行为。
南宋时期,宦官势力同样严重,政治腐败,权臣当道,金朋说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借古讽今,希望通过批判唐代宦官的罪行,警示当世之人,警惕宦官势力的危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