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樵吟
木美牛山斤斧息,烂柯林下度长年。
有时岩底问渔者,利害相论理豁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山川之间,树木繁茂斧头不常用,岁月静好在森林边度过漫长的年月。有时候,在岩石的底部询问渔夫,通过谈论利弊道理豁然开朗。
去完善
释义
"木美牛山斤斧息":木美、牛山是地名,分别位于四川省和山东省,这里用来指代远离尘世的山野之地。斤斧息表示停止砍伐树木,暗示作者居住在没有人打扰的地方。
"烂柯林下度长年":烂柯是指砍柴时,斧头砍到朽烂的木头而引发的故事,后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这里借用该典故,表达作者在树林下度过了漫长岁月。
"有时岩底问渔者":有时,作者在山岩底下与打渔人交谈。
"利害相论理豁然":与打渔人谈论世间的利害关系,让作者对事物的道理有豁然开朗之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以“木美牛山斤斧息”开篇,描述了青山绿水的美好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通过“烂柯林下度长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的淡泊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隐逸心态。“有时岩底问渔者,利害相论理豁然”,通过与渔民的交流,诗人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使得内心的困惑豁然开朗。这里,诗人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与他人的对话,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深深的启发和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乐樵吟》是明代诗人金朋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后期,具体年份未详。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尤其是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满清势力的入侵,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作为一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诗人,金朋说经历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战乱。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曾担任过官员,后因故辞官,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表达其人生理想、感叹世事变迁的诗篇。
《乐樵吟》这首诗,正是金朋说在体验了官场风波后,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向往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在这首诗中,他以樵夫为喻,表达了愿意放下世俗的烦恼,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