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山吟

标题包含
游山吟
蹑屐山行日看花,春前桃李属谁家。 千红万紫争妍媚,不似青松耐岁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穿著木屐登山欣赏春花盛开的日子,春天的到来使得桃花和李花都争相开放,不知道它们属于谁家的花园。各种花卉争艳斗丽,但比不上青松的坚韧与长寿。
去完善
释义
1. 蹑屐:穿著木屐登山。 2. 日:每日。 3. 看花:欣赏花朵。 4. 春前:春天之前。 5. 桃李:桃树和李树的花。 6. 属:属于。 7. 谁家:谁人所有。 8. 千红万紫:指许多美丽的花朵。 9. 争妍媚:争相展现美丽的姿态。 10. 不似:不像。 11. 青松:松树。 12. 耐岁华:能够忍耐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游山吟》金朋说的这首古诗是一首描绘春日山中景象的佳作。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春天山景中桃李盛开、青松挺拔的画面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追求。 诗的开篇,“蹑屐山行日看花”,描写了诗人踏着木屐在山间行走,每天都欣赏着盛开的花朵。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又暗示出春天的美好和短暂。紧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春前桃李属谁家?”这句诗通过询问桃李花属于谁家,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感叹,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的第二联,“千红万紫争妍媚”,描述了春天的山中,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争艳斗丽的美景。这里的“千红万紫”既是指春天的花朵种类繁多,也是用红花和紫花来代表春天的艳丽色彩。而“争妍媚”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诗人并没有沉浸其中,而是以一种冷静的态度看待这一切。 在诗的最后一联,“不似青松耐岁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山间的那棵青松。青松四季常青,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依然挺拔。这与前面描绘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赞美青松的坚韧品质,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向往——希望像青松一样,能够在岁月的洗礼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山吟》是明代诗人金朋说的作品,创作于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金朋说在明宪宗时期任兵部郎中,后因直谏触怒权贵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 在明朝成化年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发展。然而,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宦官势力崛起,政治黑暗。金朋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因其直言敢谏的个性而遭遇挫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通过描绘游山情景,传达出作者渴望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坎坷经历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