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居九日

标题包含
郊居九日
树夹门方正,谿侵岸欲隤。 水摇云影动,风抑鸟声回。 篱缺舟常过,庭空客不来。 故人经岁月,又见菊花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门口两侧的树木长得笔直,小溪侵蚀着岸边,似乎快要崩塌。 水面倒映着云朵的影子,随风摇曳;鸟儿的声音被风吹拂回来。 船只在破损的篱笆旁穿梭而过,庭院空空,客人尚未到来。 昔日的朋友经过多年的时光流逝,又见菊花盛开的季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树夹门正:指树木环绕着门生长,排列整齐。 2. 谿侵岸欲隤:溪流逐渐侵蚀河岸,可能导致坍塌。 3. 水摇云影动:水面波光粼粼,反映出天空的云朵在飘动。 4. 风抑鸟声回:风吹动着鸟儿的声音,使其传得更远。 5. 篱缺舟常过:形容船只时常经过有破缺的篱笆旁。 6. 庭空客不来:表明院子空旷,客人没有到来。 7. 故人经岁月:过去的朋友经历了一段时间。 8. 又见菊花开:再次看到菊花盛开。
去完善
赏析
《郊居九日》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郊外的宁静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树夹门方正,谿侵岸欲隤”,以树木夹道的整齐和溪水侵蚀堤岸的景象,展现出郊居的环境特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颔联“水摇云影动,风抑鸟声回”,通过水和风的动态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颈联“篱缺舟常过,庭空客不来”,写出游船经过破损的篱笆和空旷的庭院,表现出诗人孤独的心境,同时也反映出他渴望与人交流的心情。 尾联“故人经岁月,又见菊花开”,用“故人”和“菊花开”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在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郊居九日》是宋代诗人庞谦孺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诗人庞谦孺生活在这个时期,其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正直无私而受到排挤,后来辞官回乡,过上了田园生活。 在回乡之后的日子里,庞谦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他发现,尽管世间纷扰不断,但宁静的田园生活却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因此,他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这首诗《郊居九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重阳佳节时郊外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