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诗
快雪频占瑞,饕风并助豪。
白银天上阙,组练浙江涛。
拓地龙沙远,瞻山群玉高。
齐宫延孟叟,楚些诵离骚。
绝塞绵应折,深闺蠒独缫。
半穿东郭履,尽落汉臣旄。
光射埋丰劒,铦藏切玉刀。
月楂迷犯斗,嵌洞漫寻嶆。
禅几巾翻氎,书帷册散绦。
诗盟频败北,酒醵屡逋逃。
客去毡铺坐,梅颦萼尚雕。
圆坛足珪邸,夜猎满弓韬。
阿阁来仪凤,沧溟复断鼇。
三英陪兔苑,五骑聚神臯。
蠖屈深拳跼,龟肠更鬰陶。
乌饥声嚄嚄,狐听响溞溞。
渔父拥蓑笠,园公扶桔槔。
翩翾振鹭集,排拶孔鸾翺。
内集诗联谢,回风舞逐曹。
鹄鲜形诮鹜,狐白袖垂羔。
素发瞻商皓,粉袍踵弁髦。
蓝关无去马,剡曲有回舠。
佛刹璎鬘坠,仙庭鹳鹤号。
寂寥闲自适,澹泊喜相遭。
目眩花空委,头童手独搔。
观空翻贝叶,瀹茗侍方袍。
家窭羹忧絮,宾稀釜肯轑。
投人真拱璧,属和秃纤毫。
梦到湖边寺,重寻观里桃。
东郊宜择胜,联骑许追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洁白的雪花飘洒,连绵不绝;寒风助兴,更显豪放气概。
如同银色的天堂,璀璨夺目;浙江的波涛滚滚,如同丝绸一般。
开疆拓土,龙沙之地更远;登高望远,群山如群玉般高耸入云。
齐宫延请孟子般的老者,楚国颂扬《离骚》的诗篇。
穿越塞外草原,柔弱女子独力缫丝;男子脚踩破旧的鞋子,白发苍苍却仍尽力为国效力。
宝剑的光芒闪现,如同暗夜里照亮地面的明灯;宝刀的锋利隐藏,足以切割玉石。
月下的山楂树诱惑着星斗,犹如误入仙境;深邃的山洞,让人寻找幽静之处。
禅意的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毛毯,书房里的书卷散落在各处。
诗人们的盛会时常失败,酒的聚会也常常令人逃逸。
客人离去,只剩铺好的毛毯,梅花在风中微微颤动,花瓣尚未完全凋谢。
圆形的祭坛下,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夜幕降临,狩猎的弓箭早已准备完毕。
凤凰在楼阁间飞翔,海神巨鳌再次出现。
三位英才陪伴兔子游玩,五匹骏马聚集在神山之上。
弯弯曲曲的山路,是痛苦的旅程;龟肠深处的郁闷,无法言表。
乌鸦饥饿的叫声让人害怕,狐狸聆听时小心翼翼。
渔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园丁撑着桔槔,守护着果园。
翩翩起舞的白鹭聚集在一起,孔雀排成一列翱翔天际。
诗人们在屋内讨论诗歌的对仗,旋风带动舞者追逐音乐的节奏。
野鸭子的身影显得丑陋,狐狸的白色袖子垂在地上,天鹅的形象鲜明而优雅。
头发斑白的老人看向远方,粉色长袍的新娘紧随其后。
通往蓝关的路已经没有离去的马儿,剡曲的小船上只有回程的乘客。
佛寺里挂满了珠子,仙人的殿堂里鹳鹤齐鸣。
寂静的夜晚让人自由自在,淡泊的生活让人喜悦相逢。
眼花缭乱的花儿纷纷凋谢,满头白发的我独自挠头。
观看空中的经文,品味茶水的清香。
家中的贫穷让我担忧,客人稀少,厨具也不愿沾染灰尘。
送出的礼物如同一块宝玉,和诗的信使拿着秃笔辛勤工作。
梦中来到湖边寺庙,再次追寻观里的桃花。
东郊的风景美丽宜人,适合骑马漫游。
去完善
释义
1. 快雪:快速下落的雪花。
2. 频占瑞:频繁出现吉祥的征兆。
3. 饕风:狂风。
4. 并助豪:一起助长了豪放的情感。
5. 白银天上阙:白色的银色的云彩在天上的景象。
6. 组练浙江涛:组练形容浙江江水的波涛如丝绸一般柔软。
7. 拓地龙沙远:龙沙指的是遥远的中国边疆地区。
8. 瞻山群玉高:群玉指的是无数的玉石或玉山。
9. 齐宫延孟叟:孟叟指孟轲,这句描绘了齐国的宫殿请来孟子讲解儒家的道理。
10. 楚些诵离骚:楚国的人诵读屈原的离骚。
11. 绝塞:遥远的边疆。
12. 绵应折:指柔软的丝棉也会断裂。
13. 深闺蠒独缫:妇女在深深的闺房里独自缫丝。
14. 东郭履:一种鞋子。
15. 汉臣旄:汉朝的官员。
16. 埋丰剣:埋藏着的锋利宝剑。
17. 切玉刀:切割玉石的刀子。
18. 月楂:月亮的山峰。
19. 犯斗:冲撞北斗七星。
20. 嵌洞:坑坑洼洼的地方。
21. 漫寻嶆:漫无目的寻找。
22. 禅几:供僧人打坐的几案。
23. 巾翻氎:巾是头巾,氎是一种毛织品。
24. 书帷:书斋的帷幕。
25. 册散绦:书籍散落一地。
26. 诗盟:诗歌的结盟。
27. 酒醵:饮酒集会。
28. 逋逃:逃亡。
29. 毡铺坐:坐在毛毡上。
30. 颦萼:皱起的萼片。
31. 雕:刻画。
32. 圆坛:圆形祭坛。
33. 珪邸:指贵族的府邸。
34. 夜猎:夜间打猎。
35. 满弓韬:弓箭齐全。
36. 阿阁:楼阁。
37. 仪凤:凤凰降临。
38. 断鼇:断掉鳌鱼的四足。
39. 三英:三个英雄。
40. 五骑:五个骑士。
41. 深拳:深深地握着拳头。
42. 龟肠:乌龟的肚子。
43. 郁陶:非常郁闷。
44. 乌饥:乌鸦饿了。
45. 嚄嚄:鸟叫的声音。
46. 渔父:捕鱼的人。
47. 拥蓑笠: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48. 园公:园丁。
49. 扶桔槔:拿着水车的把手。
50. 翩翩:飞翔的样子。
51. 排拶:推挤。
52. 孔鸾:孔雀和凤凰。
53. 内集诗联谢:诗人聚在一起写诗感谢对方。
54. 回风舞逐曹:跳舞时随着音乐的节奏移动。
55. 鹄鲜:天鹅吃不到新鲜的鱼。
56. 狐白:狐狸的白毛。
57. 素发:白色的头发。
58. 商皓:商朝的君主。
59. 粉袍:粉色的长袍。
60. 踵弁髦:踩着冠帽的流苏。
61. 蓝关:蓝田关。
62. 无去马:没有离去的马匹。
63. 剡曲:剡县的水道。
64. 有回舠:有来回的小船。
65. 佛刹:寺庙。
66. 璎鬘坠:比喻寺庙的钟声。
67. 仙庭:仙境。
68. 鹳鹤号:鹳鹤鸣叫。
69. 寂寥:孤独。
70. 自适:自己适应。
71. 澹泊:淡泊名利。
72. 目眩:眼花缭乱。
73. 头童:头发脱落。
74. 手独搔:独自一人抓头发。
75. 观空:观察天空。
76. 翻贝叶:翻阅佛经。
77. 瀹茗:煮茶。
78. 侍方袍:陪伴穿着僧袍的人。
79. 家窭:家境贫寒。
80. 羹忧絮:做汤时忧虑没有足够的棉花。
81. 釜肯轑:锅里的食物很少。
82. 投人真拱璧:把自己当做一块宝玉献给他人。
83. 属和:和他人一起吟咏诗歌。
84. 秃纤毫:毛笔的尖端磨得几乎没有了。
85. 梦到湖边寺:做梦梦见湖边的寺庙。
86. 重寻观里桃:再次寻找庙宇里的桃花。
87. 东郊宜择胜:东边的郊区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可以挑选。
88. 联骑许追遨:一起骑马去追逐游荡的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雪景象的长篇律诗。诗人李洪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将我们带入了大雪纷飞的意境之中。诗句韵律和谐,节奏分明,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开篇,“快雪频占瑞,饕风并助豪”点明了主题,强调了瑞雪与疾风的结合,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磅礴的气势。接下来,通过描绘白银般的天空、浙江的波涛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冰雪世界的壮观。诗人还将龙沙、群玉等高大的意象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在描写人物活动时,李洪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齐宫延孟叟,楚些诵离骚”,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中。此外,诗人还通过对绝塞、深闺等空间的描述,展示了风雪对各个角落的影响,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月亮、宝剑、桃园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同时,他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寓言,如“阿阁来仪凤,沧溟复断鼇”,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结尾处,李洪以“目眩花空委,头童手独搔”作结,表达了作者面对美景时的感慨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冰雪世界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诗》是李洪在南宋时期所作。此时正处于南宋中期,金兵屡次南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而诗人李洪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他经历了战乱流离,深感民间疾苦。
李洪的弟弟子永远在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他在这一时期寄回了一首描述京城大雪的律诗。诗中描绘了京城瑞雪飘落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触发了李洪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和诗。
在这首诗中,李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都城大雪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关爱之情。然而,由于时代的限制,李洪无法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只能借助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李洪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