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许慎以蝇虎为虩
窗鏬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
静中物理曾观妙,一叹世间堪白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户的缝隙里,我看到了一只虎视眈眈的蝎子在游走;台阶前面,我注意到一只行动迟缓的蜗牛在爬行。静静观察这些生物的行为,我深感大自然中的奇妙之处。然而,想到生活中的诸多无奈,我不禁感叹时光催人老。
去完善
释义
1. 虩虎:即跳蚤,因善于跳跃捕捉蚊虫而得此名。
2. 壁间:指墙壁上。
3. 极轻利:形容极其轻快灵活的动作。
4. 砌下:台阶下面。
5. 蜗牛:一种软体动物,行动缓慢。
6. 宛转:这里指蜗牛曲折前进的样子。
7. 涎中:口液中,这里比喻蜗牛在墙壁上留下的黏液痕迹。
8. 不胜其钝:无法承受这种笨拙的状态。
9. 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所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许慎以蝇虎为虩》,作者是郑刚中。标题较长,但诗意简明。诗中的“虩虎”是指一种捕食苍蝇的小动物,而“蜗牛”则是一种在墙壁上缓慢爬行的软体动物。
首句“窗鏬回旋怜虩虎”描述了蝇虎在窗户缝隙处灵活地捕捉苍蝇的情景。这句诗生动形象,展现出蝇虎行动敏捷的特点。第二句“阶前迟钝念蜗牛”则将注意力转向蜗牛,描绘出蜗牛在台阶下慢慢爬行的情景,与蝇虎的敏捷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静中物理曾观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表达了诗人观察这两种生物的生活习性时的感悟:世间万物皆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奇妙之处。最后一句“一叹世间堪白头”则是诗人对此哲理的思考,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人们应该珍惜光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许慎以蝇虎为虩》是南宋诗人郑刚中所作。郑刚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
在诗中,郑刚中以蝇虎和蜗牛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现实遭遇之间的巨大落差。蝇虎是一种善于捕捉苍蝇的小型哺乳动物,行动敏捷、效率极高;而蜗牛则行动迟缓,甚至无法摆脱自身的粘液。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自己在朝政中的无能为力以及对世事无奈的感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郑刚中在这一时期遭遇了政治上的挫折,从朝廷重臣被贬谪到地方,他的政治理想也因此破灭。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