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即事

标题包含
即事
夏木垂嘉阴,中夜微雨集。 晨兴涉西园,爽气衣外入。 侧身过幽林,叶上见余湿。 菰蒲暗池塘,有鹭如玉立。 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树木茂密投下绿荫,午夜时分小雨飘洒汇集。清晨起身穿过西边的花园,凉爽的空气从衣服外面吹进来。身子侧向经过幽静的树林,树叶上还能看到残留的湿气。池塘旁的菰蒲在暗中生长,一只白鹭立于其间,姿态如同玉一般高雅。生活在这里真快乐,时世太平足以让人安心修缮居住之所。
去完善
释义
1. 夏木:夏季的树木。 2. 垂嘉阴:指树木茂盛,下垂的阴影美好。嘉,美好;阴,树荫。 3. 中夜:半夜。 4. 微雨集:轻微的雨水聚集。 5. 晨兴:早晨起来。 6. 涉西园:走过西边的花园。 7. 爽气:清新的空气。 8. 侧身:侧着身子。 9. 幽林:幽深的树林。 10. 余湿:残留的水分。 11. 菰蒲:两种水生植物,常用于形容水域环境。 12. 有鹭如玉立:有如白玉般的白鹭站立在那里。 13. 乐哉:快乐啊。 14. 吾此居:我所居住的地方。 15. 时平:时代和平。 16. 足堪葺:足够用来修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清晨的田园风光。诗人首先通过“夏木垂嘉阴”和“中夜微雨集”两句,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枝叶繁茂、绿意盎然的环境。随后,在“晨兴涉西园,爽气衣外入”两句中,我们感受到了清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仿佛可以听到诗人在拂晓时分踏入花园的脚步声。接下来的“侧身过幽林,叶上见余湿”则展现了诗人穿过幽深树林的场景,树叶上的露水似乎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湿润与宁静。 而在最后四句“菰蒲暗池塘,有鹭如玉立。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中,诗人以“菰蒲暗池塘”来展示池塘边被水气笼罩的景象,显得非常宁静平和。“有鹭如玉立”则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一只白鹭在水边站立,像是玉立的仙子。“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传递出夏日雨后清晨的自然美景,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即事》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9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由于金国的威胁,国家安全仍然面临严重挑战。 在这个时期,郑刚中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尚书郎等职,后因得罪权臣而被贬谪。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曲折,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在创作《即事》时,郑刚中正身处逆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诗明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时代背景方面,南宋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时期。一方面,南宋政府需要应对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的社会矛盾也逐渐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刚中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些情感在他的《即事》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