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四

标题包含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四
青山如佳人,亦复美而艳。 晴岚秀可餐,暮霭碧堪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青山如同美丽的女子,既美好又艳丽。 阳光明媚时,山色秀美如画,仿佛可品尝;傍晚时分的云雾,呈现出浓郁的碧绿,如同染色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青山:青山是指绿色的山水,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景色。 2. 佳人:在诗词中,佳人通常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这里是将青山比作美丽的女子。 3. 晴岚:晴朗的天空中环绕在山峰的雾气。 4. 暮霭:黄昏时的雾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尤其是青山和晴岚、暮霭的形象。诗人将青山比作美人,赋予了它优美的姿态和艳丽的色彩。同时,晴岚和暮霭的景致也让人陶醉其中,它们美丽得可以当作食物享用,或者将它们染成碧绿色。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展现出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程俱之手,创作于公元1118年前后。此时的程俱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在这一时期,程俱离开官场,归隐田园,过着清静的耕读生活。他常常在闲暇之余,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体味其中的生命哲学。这首诗就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从时代背景来看,此时正处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然而,程俱并没有被这些消极现象所影响,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慰藉。他的这一选择,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心态,即在困境中寻找希望,追求内心的宁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