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标题包含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釆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远矣。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宗元复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中...查看更多
estrella_gu
去完善

译文
廿一日,柳宗元: 承蒙来信要我做你的老师,但我才疏学浅,自觉并不足以做别人的老师。虽然我平时喜欢发表点议论,写写文章,但内心却不这么认为。没想到你从京城来到这偏远之地,还看得起我。其实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的学问并没什么值得别人学习的,就算有,我也绝不敢为人师表。甚至对一般人都不敢做他们的老师,更何况是你呢? 孟子曾说过“人的毛病在于总是自以为是地去当别人的老师。”到了魏晋以后,人们更不怎么尊重老师的地位了。如今的社会里,根本没几个人真正敬重老师,有的只是一副嘲笑的模样,把那些想要教他们的人当作疯子看待。只有韩愈敢于无视世俗的看法,不怕别人的笑话和侮辱,招收弟子,撰写《师说》,态度坚决地担任教师。结果当然引来一堆人的责骂,纷纷诋毁攻击他,但他却因此而得到了一个“狂妄”的称号。他在长安住的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做好,之后又因为战事频繁,不得不带着全家老小向东迁移。像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回了。 想起屈原说过:“狗都在一起叫,是因为他们见到奇怪的东西。”我听说四川南部,常常下雨而少见太阳。只要太阳一出来,狗就会大叫,我以为这只是夸张的说法。然而几年前,我在那里待过一段时间,有一次下了大雪,覆盖了整个广东地区。所有的狗都对着雪不停地叫唤,还疯狂地跑了几天,直到雪化完了才停止。之后我才相信之前听到的传闻。现在韩愈把自己比作那儿的太阳,而你却又想让我成为那里的雪,这不是存心给我找麻烦吗?不仅我会觉得麻烦,你也会觉得困扰。实际上,雪和太阳怎么会有问题呢?不过是那些狗在乱叫罢了!估计现今世上没几个不叫的,又有谁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的奇怪观点,来引起争议和愤怒呢? 自从我被贬谪到现在,已经变得很少说话。在南中住了九年,得了脚气病,渐渐地不喜欢热闹。怎么能让那些喧哗的家伙,早晚在我耳边唠叨,搅乱我的心神呢?那我一定会感到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日子更是不好过了。平常的时候,我已经够受外面那些流言蜚语的了,现在就只剩下缺少个能做你老师的人了。 又听说古人非常重视冠礼,
estrella_gu
去完善
释义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释如下: 1. 辱书:谦辞,表示对方来信的客气说法。 2. 自京师来蛮夷间:从京城来到边远地区。 3.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出自《孟子·离娄上》,意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4. 不事师:不做教师或老师。 5.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只有韩愈敢于面对世俗的非议,不怕别人嘲笑,招收学生。 6. 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出自《离骚》,意思是城里的狗一起叫,是因为它们对奇怪的事物感到惊讶。 7. 庸、蜀之南:四川南部。 8. 雪逾岭:下雪过了山岭。 9. 被南越中数州: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 10. 苍黄吠噬:形容狗狂叫乱咬。 11. 益少志虑:意志越发消沉。 12. 谪过以来:被贬官之后。 13. 居南中九年:在南方待了九年。 14. 增脚气病:增加了脚气的病症。 15. 骚吾心:扰乱我的心神。 16. 望外遭齿舌不少:意料之外地受到很多批评。 17. 平居:平日。 18. 古者重冠礼:古代重视成年加冠的礼仪。
estrella_gu
去完善
赏析
柳宗元在这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婉拒了韦中立的求教,同时表达了他对师道的看法。他首先谦虚地表示自己的学问并不深厚,没有资格为人师。接着提到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他认为现在社会已不重视拜师学习,反而嘲笑那些敢于为师的人。为了反驳这种风气,韩愈冒着被人讥笑的风险,招收弟子,写成了《师说》。但即使像韩愈这样的学者,依然受到了世人的辱骂和指责。 柳宗元将这种状况比作南方多雨的气候,那些盲目批评别人的人就像被太阳一照就乱吠的狗。他认为自己虽然被贬,但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愿意被喧闹的声音扰乱心境。最后,他表示古时候非常重视冠礼,认为成人后要尊师重道,而现在却缺乏这样的风气。
estrella_gu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写给韦中立的一封书信,这封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论述为文之道的重要文章。在这封信中,柳宗元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他对为师之道和为文之道的看法。 此时的柳宗元刚刚经历了被贬谪的挫折,从政治斗争的中心舞台跌落到了荒凉的永州。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对自己的生命和文学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真正的文人应该具有独立的精神,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逐渐败坏,官场腐败严重,科举制度被滥用,导致许多文人为了追求名利而抛弃了为文之道。柳宗元在信中批评了这种不良现象,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为文之道,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为外物所动。
estrella_gu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