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提问的人感叹道:“哎呀,这真是精辟啊!我本来是来询问如何养护树木,没想到却学到了治理百姓的方法。”于是将这件事记录下来,作为官员们的警戒。

去完善
释义
旦暮:早晚;勖:勉励;督:督促;缫:抽丝;绪:丝线;缕:布匹;字:养育;遂:喂养;飧饔:晚饭和早饭;病且怠:疲惫不堪。

去完善
赏析
全文以郭橐驼种树的故事为核心,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开篇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郭橐驼,他不仅坦然接受外貌缺陷带来的绰号,更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智慧。随后文章转入具体论述,详细阐述了郭橐驼种树成功的秘诀在于“顺木之天”,即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下半部分则由种树推及治民,巧妙地借郭橐驼之口批判了当时官府扰民的现象。文中提到的“长人者”频繁发号施令,看似关怀备至,实则适得其反,使得百姓疲于奔命,难以安居乐业。这一段落既深化了主题,也为整篇文章注入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整体来看,《种树郭橐驼传》结构严谨,语言质朴生动,寓意深刻。柳宗元借助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表达了他对理想政治的思考:只有减少不必要的干预,给予人民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国泰民安。这种思想跨越千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唐宪宗元和年间被贬至永州,这一阶段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历经政治上的失意与生活的困顿,却也在此期间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种树郭橐驼传》便是此时所作。他借郭橐驼种树之事,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的批判。柳宗元看到官府频繁发布政令,表面上是为百姓着想,实则让百姓疲于应付,难以休养生息,就如同那些不懂得顺应树木天性而胡乱养护导致树木受损的植树者一样。他借助此文希望为官者能从中吸取教训,施行简易有效的治理方式,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