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翁

标题包含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他出生于河东(今山西永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华横溢。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中...查看更多
曾一萱
去完善

译文
回头望去,只见天边云朵悠悠飘向远方,仿佛在追逐彼此,而渔舟已行至江心。
曾一萱
去完善
释义
欸乃:摇橹声或船行时发出的声音。
曾一萱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点明渔翁的生活场景,通过“夜宿”与“晓汲”的对比,展现其闲适自在的状态。第二句以动衬静,“欸乃”之声打破寂静,令画面瞬间鲜活起来,同时凸显山水的幽深与纯净。结尾处,诗人将视线拉远,用“无心”的云象征一种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羁绊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空灵,既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也透露出作者渴望摆脱尘俗纷扰的愿望。
曾一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翁》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笔下。柳宗元生活在唐德宗贞元年间,那时朝政腐败、内乱不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他深感民间疾苦,毅然投笔从戎,参与政治改革。然而他的改革理念并未被统治者接受,反而遭受到排斥和陷害,最后被贬谪为永州司马。在这个过程中,柳宗元深入体验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形成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政治理想。 在这样一种心境下,柳宗元创作了《渔翁》这首描绘渔民生活与精神风貌的诗篇。通过描绘江边渔夫独自在江上垂钓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政治失意的境遇中仍能保持良好心态的人生态度。他以自然纯朴的山野风情,寓含着深沉人生哲理和孤寂情感,借以表达对平民百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可以说,《渔翁》的创作背景是诗人个人遭遇与社会环境的融合,这种情感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正直文人共同的心声。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的佳篇,更是一首反映诗人对民生忧虑的诗作。
曾一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