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岸山观用前韵

标题包含
登岸山观用前韵
病足蹒跚好罢休,又登绝顶故迟留。 霜明枫叶红如染,露挹岚光翠欲流。 远目无穷休更望,赏心未足卜重游。 超然胜绝非人世,疑是身居麟凤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腿脚不便也只能暂时放下,再次登上山顶又不禁驻足流连。 深秋霜降让枫叶红得像是被渲染过一般,露珠沾在山岚上更显翠绿动人。 远眺美景无限令人流连忘返,内心满足却又期盼着下一次的重游。 这里的美远超尘寰俗世,让人疑心自己是不是身处麒麟凤凰的仙境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病足:生病的脚,这里指作者因患病而行动不便。 2. 蹒跚:形容走路不稳,摇摆不定的样子。 3. 绝顶:山顶,最高的地方。 4. 霜明:被霜覆盖显得明亮的。 5. 枫叶:枫树上的叶子。 6. 红如染:像被染色一样红。 7. 露挹:露水沾染。 8. 岚光:山林间的光线。 9. 翠欲流:翠绿得好像要流淌出来。 10. 远目无穷:放眼望去,视野辽阔无边。 11. 赏心:愉悦的心情。 12. 卜:预测,预计。 13. 重游:再次游览。 14. 超然胜非:超出世俗的美好景象。 15. 人世:人世间,现实世界。 16. 麟凤洲:传说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登岸山观用前韵》是一首描绘登岸山壮丽景色的诗。首联“病足蹒跚好罢休,又登绝顶故迟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有疾病但依然坚持登上山顶的意志。颔联“霜明枫叶红如染,露挹岚光翠欲流”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霜冻后的枫叶像被染成红色,露水如同翠绿色的光彩流动在山上。颈联“远目无穷休更望,赏心未足卜重游”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的感慨和留恋之情,以及期待下一次重游的心愿。尾联“超然胜绝非人世,疑是身居麟凤洲”则传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的麒麟凤凰之洲。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登山观景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岸山观用前韵》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5年,正值南宋后期,金、蒙两强环伺,朝廷内忧外患之际。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满怀激情,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创作了这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蔡戡,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历任侍从官、知州、制置使等职,为人刚正不阿,颇有远见。他在金戈铁马的岁月里,多次上疏献策,主张加强国防建设,抵抗金蒙侵略。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遭受排挤打压,一生宦海浮沉。 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是蔡戡被贬谪的失意之时。在这首诗中,他以岸山为象征,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借登山望远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志存高远、壮志未酬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