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红菊

标题包含
红菊
为爱东篱九日黄,孤标正色占秋光。 如何却被臙脂污,也学人间时世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为爱东篱九日黄,孤标正色占秋光。 如何却被臙脂污,也学人间时世妆。 现代白话文翻译: 在爱的滋养下,那东篱边的菊花越发鲜艳金黄,独树一帜的风采占据了秋天的光芒。 然而,它们又为何沾染了胭脂般的污垢呢?仿佛也在模仿人间的流行时尚。
去完善
释义
1. 爱:喜爱 2. 东篱:古时有“采菊东篱下”的语句,这里借指菊花 3. 九日黄:重阳节,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4. 孤标:独立的风采 5. 正色:本来的色彩 6. 秋光:秋天的景色 7. 臙脂:胭脂,红色颜料 8. 时世妆:当时流行的妆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红菊的诗词。首先,诗人在第一句中提到“东篱九日黄”,这里的“东篱”是菊花的一种,而“九日黄”则是指黄色的菊花。诗人以这种菊花作为起点,引出后文对红菊的描绘。 第二句中,诗人描述红菊为“孤标正色占秋光”。这里的“孤标正色”可以理解为红菊独特、端正的形象,而“占秋光”则表达了红菊在秋天里独领风骚的姿态。 然而,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中,诗人笔锋一转,用“如何却被臙脂污,也学人间时世妆”表达了对红菊的不满。这里的“臙脂污”形象地描绘了红菊被世俗所污染的状态,而“时世妆”则意味着红菊为了迎合世俗审美而改变了原本的模样。 整首诗以红菊为主题,既赞美了其美丽与独特,又对其受到世俗影响而感到惋惜。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自然美及纯真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对世人追求名利的现象提出了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菊》是南宋著名诗人蔡戡创作的一首描绘红菊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和平时期。 蔡戡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在临安任职,因直言敢谏而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愿与权臣为伍,屡次遭到排挤和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红菊》这首诗中,蔡戡通过描绘红菊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坚韧不屈、傲霜斗寒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他也借红菊表达了对自己坚持理想、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既是对红菊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