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滕王阁

标题包含
滕王阁
杰阁峥嵘枕古城,公余扶病一登临。 西山拄笏增诗兴,南浦飞帆动客心。 白鸟去边迎落日,青林断处认遥岑。 摩挲石刻空三叹,吏部文章绝古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宏伟壮观的高楼矗立在古老的城市中心,我忙里偷闲地带着病体登高远望。 西边的山脉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诗意,南方的水面上一艘帆船驶过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 远处的白鸟在夕阳下飞翔,青翠的山林尽头是遥远的山丘。 抚摸着石碑上的文字我感叹不已,这里的文章写得真是好,从古至今无人能及。
去完善
释义
1.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因唐太宗的弟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为古代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2. 杰阁:形容高大壮丽的建筑,此处指滕王阁。 3. 枕古城:意指滕王阁位于南昌古城区。 4. 公余:公务之余。 5. 扶病:带着病痛。 6. 登临:登上高处游览。 7. 西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部的一处山脉。 8. 拄笏:拿着手杖,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登山时的情景。 9. 南浦: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10. 白鸟:水鸟,如鸥、鹭等。 11. 落日:夕阳。 12. 青林:绿树。 13. 断处:隔断的地方。 14. 遥岑:远方的山峰。 15. 摩挲石刻:抚摸石刻文字。 16. 三叹:多次感叹。 17. 吏部:古代官职名称,掌管官员选拔任免事务。 18. 文章:此处指撰写的诗篇或散文。 19. 绝古今:超越古今,形容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登上滕王阁时的所见所思。首联以“杰阁峥嵘枕古城”起笔,通过描述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与所处之地历史悠久的特点,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颔联则抒发了诗人公务之余强忍痛病登阁的感受,以及对西山的赞美和对南浦飞帆的感慨。颈联借景抒怀,写落日、白鸟等景物为诗歌增添了不少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使诗人心情更加复杂多样。尾联则以对石刻的抚摸表达对历史的敬畏,最后赞美了李邕的文章之美,感叹其高深莫测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有雄浑磅礴的山河景色,又有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堪称一首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滕王阁》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描绘滕王阁壮丽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约公元12-13世纪。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国土分裂的困境中。 蔡戡此人生于书香门第,因家境贫寒而走上科举之路。他曾担任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员,后因遭人陷害而被罢官,晚年在故乡福建漳州度过。他的一生波折重重,既有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又有过陷入困境的悲哀。 《滕王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金兵南下攻占临安,宋室被迫南渡。此时,南宋朝廷面临内外压力,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蔡戡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