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舟行经此不胜黯然

标题包含
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舟行经此不胜黯然
夜泊贵池口,此情殊黯然。 思亲空有泪,感旧不成眠。 棠舍清阴在,桐乡旧政传。 终天成永感,忍听蓼莪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晚停泊在贵池口,情感格外忧郁。 思念亲人只能流泪,怀念过去无法入睡。 棠棣别墅的阴凉还在,桐乡的旧政传说流传。 注定会有永远的感慨,难以忍受听到《蓼莪》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贵池:古县名,位于今安徽池州地区。 2. 桐乡:这里指贵池地区的桐乡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舟行经此不胜黯然》,诗人蔡戡因船经过贵池而引起情感波动,感叹岁月匆匆,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以“思亲”、“感旧”的表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怀旧情怀,并表达了对自己的政治功绩和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舟行经此不胜黯然》是南宋诗人蔡戡所作。蔡戡(1157-1224),字定夫,号东皋居士,浙江黄岩人。他一生宦海浮沉,历任州郡长官、太府寺丞、礼部侍郎等职。诗人在中年以后逐渐开始接触民间疾苦,其诗风也随之转变,抒发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 创作时间上,根据诗句“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我们可以得知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21年或稍晚一些时候。此时距离南宋建立已有80多年,国家内外局势依然紧张。 在作者人生际遇方面,蔡戡在此时期身兼数职,往来奔波,他在任地方官时接触到了很多民间的困苦生活,内心充满忧虑。他的家世背景使他更加关心国事民生,希望能够在仕途有所作为。此外,蔡戡作为一位文人学者,他有感于先人的成就与自己当前的处境,自然会产生一种怀念与感慨之情。 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南宋正处于金、蒙南侵的威胁之中,战争和社会动荡使百姓生活困苦。而士大夫阶层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儒家士人的家国观念及民本思想得到加强。在这种环境下,蔡戡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命运的思想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因此,在《先人尝宰贵池今二十五年矣舟行经此不胜黯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先人的崇敬和对故土家园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