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
纤纤暮雨变飞霙,夜听敲窗泻竹声。
柳絮因风诚可拟,梅花带月有余清。
梁园公子方开宴,姑射神人最赋情。
可笑寒儒无秀句,一诗聊欲问前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暮雨纷纷变为雪花飘舞,夜晚听见雨滴打在竹叶上的声音。
柳絮随风飘扬可以与之相比,梅花的香气在月光下更加清新。
梁园的公子们正在举行宴会,姑射山上的仙子们最能赋予感情。
可笑我这贫寒的读书人没有好的诗句,用这首诗来问问你们之前的约定。
去完善
释义
1. 端约:邀约;邀请。
2. 纤纤:微细的样子。
3. 暮雨:傍晚的雨。
4. 飞霙(yīng):雪花。
5. 听:聆听。
6. 敲窗:形容雪落在窗户上的声音。
7. 泻竹声:指雪落在竹子上的声音。
8. 柳絮:柳树的种子,比喻雪花。
9. 因风:随风飘扬。
10. 可拟:可以比拟。
11. 梅花带月:形容月光下的梅花。
12. 有余清:指梅花的清香。
13. 梁园公子: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14. 方:正在。
15. 开宴:设宴。
16. 姑射神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17. 最赋情:最具情感。
18. 可笑:自嘲的语气。
19. 寒儒:诗人自称。
20. 无秀句:没有优美的诗句。
21. 一诗:这首诗。
22. 聊欲:勉强想要。
23. 问前盟:询问过去的约定。
去完善
赏析
《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是南宋诗人蔡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雪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约共度的愿望。
首联“纤纤暮雨变飞霙,夜听敲窗泻竹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雨变成雪花的美景。通过“敲窗泻竹声”这一细节,表达了雪夜的宁静氛围。
颔联“柳絮因风诚可拟,梅花带月有余清”,用柳絮和风、梅花与月来比喻雪景的轻盈和高洁。这两句既赞美了雪景的美丽,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梁园公子方开宴,姑射神人最赋情”,将友人与自己比作梁园公子、姑射神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尾联“可笑寒儒无秀句,一诗聊欲问前盟”,表达了自己作为寒儒无法用优美的诗句来表达情感的遗憾。这句诗既是自嘲,也是希望用诗歌与友人交流的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蔡戡。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175年,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蔡戡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学,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他在官场上的经历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贬谪。在这次创作背景时期,蔡戡被任命为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履职情况。由于他刚正不阿,勇于揭发贪污腐败现象,因此受到了同僚的排挤和陷害,最终被降职为四川宣抚使司参谋官。
在这首诗中,蔡戡描述了与友人相约雪中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他在官场上遭受挫折,但他的诗歌作品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