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赵仪可挽刘叔丙
此士不可得,乡人今始思。
迎宾多事日,教子废科时。
望屋讼自止,弄丸争者谁。
京华携手处,忆著最伤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人才无法得到,乡里的人们如今才开始思念他。
迎接宾客的日子繁多,教导孩子的时间却荒废了。
望着房屋争吵自行停止,抛玩弹珠争夺的是谁呢?
在京城一起携手共处的时光,回忆起来最为伤感悲痛。
去完善
释义
1. 代:替代;
2. 赵仪可:一位不知名的古人;
3. 刘叔丙:一位已故的故人;
4. 此士:这个人才,指刘叔丙;
5. 乡人:同乡之人,指与作者一同思念刘叔丙的人;
6. 今始:现在开始;
7. 思:怀念;
8. 迎宾:接待宾客;
9. 多事:事情繁多;
10. 日:一天天地;
11. 教子:教育子女;
12. 废科:废弃科举考试;
13. 望屋:看到房屋;
14. 讼自止:诉讼自行停止;
15. 弄丸:玩耍弹珠;
16. 争者:争夺的人;
17. 京华:京城繁华的地方;
18. 携手:手牵手;
19. 忆著:回忆着;
20. 最:非常;
21. 伤悲:悲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悼念,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首联点明诗人的悲伤之情,为怀念逝去的友人铺垫了感情基调。颔联通过描述友人的生平和日常琐事,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学和品德的敬仰。颈联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友人的智慧和胸怀,彰显了其人格魅力。尾联则通过回顾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以情驭景,情景交融,委婉地传达了诗人对失去友情的痛苦和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代赵仪可挽刘叔丙》,是由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蔡戡(1158-1236)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非常动荡不安,宋朝面临着金国的巨大压力,同时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
在个人生活方面,蔡戡的家族在宋朝有一定的地位,他自己也在朝廷担任要职。然而,由于时局紧张,他多次被调往前线参与战事,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蔡戡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诗歌。《代赵仪可挽刘叔丙》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首诗中,他以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不舍,同时也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