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莫子漳还朝

标题包含
送莫子漳还朝
长安车马声隆隆,千官朝入明光宫。 我时迹通金闺籍,猥以麋鹿参鹓鸿。 魏阙联镳竞趋走,汉殿属袂陪肃雍。 银章朱绂赤县令,一见倾盖稠人中。 搢绅交口誉盛美,政有三异如鲁恭。 不劳烹鲜抚赤子,不惮拔薤锄强宗。 二年惠泽洽百里,一日治行闻九重。 帝曰卿才当大用,乃使骥騄试蚁封。 毗陵今日股肱郡,往来水陆当其冲。 比年积蠹寖不治,公私赤立帑廪空。 与我共理二千石,无以逾此强项公。 割鸡焉用庖丁手,斲鼻乃见匠石工。 公初下车问疾苦,万家和气生春风。 政平讼理百废举,昔襦今袴喧儿童。 铃斋宴坐未暖席,宣室趣召还追锋。 公来邦人叹何暮,不谓公去仍匆匆。 依刘多士愿莫遂,借寇千里嗟无从。 圣朝吁俊方重内,此行自与登仙同。 高士不妨为主簿,先儒盖亦尝司农。 功名富贵傥来物,宁论小釜与大钟。 古人立朝有始末,出处进退常雍容。 君家伯氏典刑在,愿君勉力追前踪。 赠言敢窃仁者号,聊以写我磊磈胸。 方今天子尧舜上,安得稷契输诚衷。 士气委靡思苟得,民力雕弊屡告穷。 闻君欲草三千牍,宜以此语裨宸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华的长安车水马龙,成千上万的官员每天进入明光宫议事。我是通过重重考核而得以成为其中一员,如同麋鹿混入了凤凰群。我们每天在国家机关任职,各司其职。我作为县令,因为公务繁忙,经常需要在人群中与别人相见交谈。 在政界中,我被广泛赞誉,我有三个显著的成就,如同古代贤良的鲁恭一样。我不需要亲自去做琐碎的事情,不需要亲自解决复杂的问题,只需要提出策略,引导团队达成目标。在我的领导下,我们治理的地区两年内得到了广泛的福利,声誉也传到了最高决策层。 皇帝说我是个有用之才,于是让我去治理一个小地方。我去的地方是毗陵,一个交通要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近年来,这个地区的治理状况日渐下滑,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事务都一团糟。我必须和当地的官员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那里开始了我的执政之旅,了解民生疾苦。经过努力,我们的政务逐渐恢复平衡,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可就在这时,我被紧急召回了朝廷。 临别的时候,民众们都感到非常惋惜,他们都希望我能留下。可惜,我已经离开了那个地方。我知道他们期待我回来,可是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在如今的时代,国家选拔人才更看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表现。我想说的是,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不必过分追求。自古以来,在朝为官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出处进退都应从容不迫。我希望你能像你的伯父一样,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最后,我要告诉你,我是一个心怀仁爱的人,我希望能写出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天子提出了很高的标准,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稷契一样的贤能之士为国家服务。而现在,人们的士气低落,生活的压力让人们身心疲惫。听说你想写几千篇文章,我希望这些文章能够传达出你的心声,让朝廷听到你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送莫子漳还朝》是宋代诗人蔡戡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该诗的部分词语注解: 1. 长安:此处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2. 千官:众多官员。 3. 明光宫: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4. 金闺:汉代皇宫中的金马门,后用为对朝廷的雅称。 5. 麋鹿:比喻闲散之人。 6. 鹓鸿:即鹓鸟和鸿雁,比喻贤能之士。 7. 魏阙:古代宫门的阙楼,此处泛指皇宫。 8. 联镳:并驾齐驱。 9. 汉殿:汉代的宫殿,这里泛指宫廷。 10. 属袂:握手的动作,表示亲近。 11. 银章朱绂:指官员的服饰。 12. 赤县:指京城。 13. 倾盖:形容见面交谈。 14. 搢绅:指士大夫阶层。 15. 盛美:指德行美好。 16. 政有三异:指治理国家取得显著成效。 17. 鲁恭:东汉官员,以清廉能干著称。 18. 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的策略。 19. 抚赤子:关心百姓生活。 20. 拔薤锄强宗:打击豪强势力。 21. 治行:政绩。 22. 九重:指天子。 23. 骥騄:骏马,这里指优秀的人才。 24. 蚁封:蚂蚁筑成的土堆,比喻地位低微的地方。 25. 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 26. 股肱郡:指重要的州郡。 27. 积蠹:长期积累的问题。 28. 寖不治:逐渐无法治理。 29. 赤立:指国库空虚。 30. 帑廪:国库。 31. 二千石:汉代郡守的俸禄等级,这里指地方官员。 32. 强项公:指刚正不阿的人。 33. 庖丁手:指擅长烹饪的人。 34. 匠石工:指技艺精湛的石匠。 35. 政平讼理:政治清明,诉讼公正。 36. 昔襦今袴:指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 37. 铃斋:官署。 38. 宣室:汉代未央宫的正室,此处指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39. 追锋:古代使者驾车用的快马。 40.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的牧守,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朝廷。 41. 借寇千里:指暂时离开职位的人。 42. 重内:重视选拔国内人才。 43. 登仙:升天成仙,这里指进入朝廷任职。 44. 高士:志趣高洁的人。 45.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管理。 46. 司农:古代官职,负责农业事务。 47. 傥来物:偶然得到的东西,这里指功名富贵。 48. 小釜与大钟:指不同的待遇。 49. 始末:从头到尾的过程。 50. 出处:出仕与退隐。 51. 劝勉:勉励。 52. 典刑:典范。 53. 磊磈胸:胸怀壮志。 54. 尧舜上:赞扬皇帝具有尧舜之德。 55. 安得:怎么能得到。 56. 稷契:稷和契,都是古代的贤臣,这里指辅佐皇帝的贤能之士。 57. 民心:民众的愿望。 58. 民力:民众的劳动能力。 59. 告穷:请求援助。 60. 三千牍:指大量建议书。 61. 裨:辅助。 62. 宸聪:皇帝的听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送莫子漳还朝》,作者是宋代的蔡戡。诗中描绘了莫子漳在毗陵担任地方官员时,关心民生、勤于政务的形象。诗人通过对莫子漳政绩的赞扬,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望和勉励。全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莫子漳还朝》是南宋诗人蔡戡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8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局相对稳定,但在北方,金国对南宋的威胁依然严重。 诗人在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年,他的政治生涯颇富波折。早年在临安(今杭州)为官,因与权臣秦桧不和而遭贬谪。后秦桧死,他才得以重返朝廷。然而好景不长,晚年又因得罪权臣而再次被贬。这首诗正是在他第二次被贬期间创作的。 在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经经历了宦海浮沉,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都体现在了这首送别诗中。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