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宗割爱嫁遣侍儿忘情如此是可尚也因作忘情吟以道哀怨之意
风流汉署尚书郎,蛾眉列屋呈新粧。
中有一人十四五,雪肤花艳倾后房。
妬宠负恃亦常理,何乃弃置行路傍。
妾如桃李眩颜色,君如铁石为心肠。
忆昔赠君绿绮琴,佳期密意寓琴心。
白雪阳春世寡和,高山流水谁知音。
燕子楼中空寂寞,凤凰台上忍登临。
瓶沉簪断不堪说,钗分镜破何由寻。
君不见韩退之,绛桃柳枝二侍儿。
别来柳枝已飞去,故作镇州初归诗。
又不见白乐天,小蛮樊素争取怜。
晚年樊素欲谢遣,因赋不能忘情篇。
从来我辈情所钟,绵绵此恨今古同。
世间尤物最为累,须信万事浮云空。
二公号为知道者,未免爱欲缠胸中。
果能脱去如敝屣,自古未有贤于公。
料得文君对长卿,小窗时鼓一再行。
幽愁暗恨欲备写,离鸾别鹤难成声。
知君手种堂前柳,春风披拂还轻盈。
怜新弃旧似浅薄,如君未必真忘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潇洒的年轻人任尚书郎职务,妇女们陆续装扮一新。其中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她肌肤胜雪、容貌美丽,让后房的佳丽都黯然失色。嫉妒与宠爱是人之常情,但她为何会被抛弃在路旁?我这般容颜如花,你的铁石心肠却无动于衷。
回忆当初,你我相识相悦,绿绮琴寄托着我们的秘密心意。我的琴声美妙,无人能及,但只有你能听懂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歌。如今燕子楼空空寂寥,凤凰台上我再也不能前去欣赏美景。昔日的欢乐已成泡影,怎么还能找回那时的美好呢?
你不知道韩愈与他的两个侍女绛桃、柳枝的故事吧。她们离别后,绛桃飞去,他写下了《镇州初归诗》。还有白居易与小蛮、樊素的传闻。到了晚年,他把樊素送走,却仍对她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不能忘情篇》。
从古至今,我们这些人对于感情都非常珍视。这世间的美好事物往往成为负担,相信所有事情都会像浮云一样消失。你和韩愈、白居易一样,都是聪明人,也难免被感情困扰。如果能舍弃一切如同丢掉破鞋,那么你就比他们更为贤达了。
想来文君面对长卿之时,也曾夜不能寐,离愁满怀。要写尽内心的忧愁和郁闷真是困难,离别的人儿难诉离殇。我知道你亲手种植的柳树现在依然翠绿,春风吹拂下更显轻盈。都说抛弃旧爱显得冷酷无情,但我知道你并没有真正忘记过去。
去完善
释义
1. 风流:本指风采才华出众。这里借指诗人受到许多美女的包围。
2. 汉署:汉代官署名。尚书郎:官名,尚书省官员。这里用以代指诗人担任的类似职务。
3. 蛾眉:古代常用来比喻妇女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诗人身边的众多美女。
4. 中有一人:其中有一个特别出色的女子。
5. 十四五:指约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年龄段。
6. 雪肤花艳:形容女子的皮肤洁白如雪,容貌艳丽如花。
7. 倾后房:使整个家庭其他女子相形见绌。
8. 妬宠:嫉妒受宠的人。这里指诗人在众美女中偏爱这位佳人,引起了其他女子的嫉妒。
9. 何乃:为何竟然。
10. 弃置行路傍:将她抛弃在路边。
11. 妾:古代女子自称。这里指诗人所爱的那位女子。
12. 桃李:桃树和李树的花。这里借指女子的美丽。
13. 君:这里指诗人自己。
14. 緑绮琴:古代的稀有古琴。这里暗示女子才貌双全。
15. 佳期密意寓琴心:用琴声表达美好的时光和深厚的感情。
16. 白雪阳春:古代对极高雅艺术的泛称。这里比喻女子弹奏的高雅乐曲。
17. 世寡和:世上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
18. 高山流水: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示知音难觅。
19. 燕子楼:唐朝张愔为关盼盼所建的一座楼。这里借指女子孤独居住的地方。
20. 凤凰台:位于南京城中华门内西侧。这里借指繁华的城市。
21. 瓶沉簪断:瓶水破裂,簪子折断。这里形容家境衰败。
22. 钗分镜破:用林黛玉的故事比喻离别。
23. 韩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
24. 绛桃柳枝:韩愈的两个侍女。
25. 别来柳枝已飞去:意思是侍女离去。
26. 镇州初归诗:韩愈任镇州刺史时的诗作。
27. 白乐天:唐朝诗人白居易。
28. 小蛮樊素:白居易家中的两个侍女。
29. 晚年樊素欲谢遣:晚年时白居易将樊素送走。
30. 不能忘情篇:指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诗。
31. 文君对长卿:用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表示夫妻情深。
32. 离鸾别鹤:用鸾鸟和鹤鸟分离表示别离。
33. 如君未必真忘情:也许像您这样的情感并未真正忘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忘情吟”,作者是南宋的蔡戡,他是当时的一位才子。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的爱情观和人生态度。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一个风流的汉署尚书郎,他有众多美丽的侍女。其中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她的美貌让其他侍女黯然失色。然而,这个女子却因为嫉妒而被遗弃,诗人对此表示惋惜。接着,诗人用桃李和铁石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他们的感情虽然深厚,但终究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与这个女子的美好时光,他们用绿绮琴寄托彼此的思念之情。诗人赞美他们的感情如同白雪阳春般高雅,可惜知音难觅。诗人借用燕子楼、凤凰台等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无奈。
然后,诗人引用了韩愈和白居易的例子,说明即便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也难以摆脱爱情的困扰。诗人认为,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而美好的事物往往会成为人们追求的负担。
最后,诗人对那位尚书郎进行了劝诫,希望他能像历史上的贤者一样,摆脱爱情的困扰,做到真正的忘情。诗人相信,只有真正放下过去的情感,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朱朝宗割爱嫁遣侍儿忘情如此是可尚也因作忘情吟以道哀怨之意》,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作品。根据诗题,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关于诗人朱朝宗割爱、忘情的故事。首先我们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是一个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代,文人墨客们以诗歌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诗人朱朝宗。朱朝宗是南宋的一位官员和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与我们今天研究的这首诗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朱朝宗晚年因各种原因失去了心爱的侍女,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自己对侍女的思念之情,朱朝宗创作了这首《朱朝宗割爱嫁遣侍儿忘情如此是可尚也因作忘情吟以道哀怨之意》。
再来看看与朱朝宗有关的时代背景。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民间疾苦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朱朝宗也不例外,他的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失去侍女的哀痛之情,也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