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叠翠阑红斗纤浓。
云雨绮为栊。
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
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叠的绿色和红色相互争艳。
云彩和雨水编织成了窗帘。
只担心花儿凋谢,必须特别留意,抵挡风雨。
虽然难以寻觅那如瑞云般的香气和云雾般的美景,但有时候会突然遇到。
不妨坚持自己的信念,让别人去笑吧,我自乐于其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叠翠:指重叠的翠绿色,这里形容草木繁茂的景象。
2. 阑红:指将落的红花,此处借指春天的景象。
3. 斗纤浓:争艳比美,互相媲美。
4. 云雨绮为栊:指云雨中的美好景色如绮罗般华丽。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栊,窗户。
5. 只忧谢了:担心花期过了。谢,凋谢。
6. 偏须著意:需要特别留意。
7. 障雨遮风:遮风挡雨,保护花朵免受风雨侵袭。
8. 瑞云香雾:吉祥的云彩和芳香的水汽,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9. 蓦地:突然间。
10. 从他人笑:不介意别人的嘲笑。
11. 老入花丛:指年老了仍然喜欢亲近花草。
去完善
赏析
《眼儿媚》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春天花草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词人以“叠翠阑红斗纤浓”开篇,通过“叠翠”和“阑红”这两个词汇,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翠”和“红”分别代表了春天的绿色和红色,而“叠”和“阑”则表现出了春天的繁荣和生机。紧接着,词人以“云雨绮为栊”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这里的“云雨”指的是春天的云雾和雨水,而“绮为栊”则是指这些景象如同华丽的窗帘一般,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词的下阕,作者以“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担忧。这里的“谢了”指的是花朵凋谢,而“著意”则是说要对花朵进行保护和照顾。接着,作者又以“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这里的“瑞云香雾”指的是美好的景象,而“蓦地有时逢”则表示虽然这样的景象难以寻觅,但总会在不经意间遇到。
最后,作者以“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作为结尾,表明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这里的“守定”指的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从他人笑,老入花丛”则意味着即使别人嘲笑自己,也要坚持追求美好生活。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眼儿媚》是南宋词人朱敦儒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5年(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左右,当时朱敦儒已年近六旬。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相对稳定,但金兵对中原的威胁仍然存在。朱敦儒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年轻时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但因对现实不满而隐居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南宋朝廷多次征召他为官,他才答应出仕。然而,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屡次受到排挤和陷害。
在《眼儿媚》一词中,朱敦儒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他用“浅草才能没马蹄”来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用“春风吹酒醒”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夕阳西下”这一意象,传达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