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

标题包含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
清明春律十分回,草色连云花尽开。 禁籞幸随诸彦入,安车仍赐上师陪。 百壶未许都门饯,九奏先从帝所来。 鱼钥恩留方锡劝,柳边迟日莫相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明节时春天正浓,草地连接天际,花儿盛开。 有幸与诸才子一同进入了皇帝的禁苑,得到了老师的陪伴。 皇帝赏赐的酒水如此之多,不必在都城门前设宴送行。 听到九天的奏乐声从皇帝的住处传来。 得到皇恩的眷顾,方能享受到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珍惜这春光,不要轻易错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明: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的时节。 2. 春律:春天的音律、韵律,这里比喻春天的美好。 3. 十分回:指春天完全来临。 4. 草色连云:形容草地绿草茵茵,一直延伸到天边的样子。 5. 花尽开:所有花朵盛开的意思。 6. 禁籞:古代皇家园林或行宫的美称。 7. 幸随:有幸跟随。 8. 诸彦:指众多有才德的人士。 9. 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这里借指老师的身份地位。 10. 仍赐:仍然赐予,表示待遇优厚。 11. 上师:对师傅、老师的尊称。 12. 陪:陪伴。 13. 百壶:指代酒水等礼物。 14. 都门饯:在京城设宴送别。 15. 九奏:多次演奏音乐。 16. 帝所:皇帝的住所,这里指的是皇宫。 17. 鱼钥:铜鱼锁,这里指开启宫门的钥匙。 18. 恩留:皇帝给予的特殊待遇。 19. 方锡劝:刚受到赏赐的鼓励。 20. 柳边迟日:指柳树下的春日时光。 21. 莫相催:不要让时间流逝得太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节时,诗人与太师相公共同游览琼林苑的情景。开篇点明时令正值清明时节,春天已经进入了旺盛期,这时草色缤纷,鲜花盛开,好似云彩般美丽。 接下来的诗句中,“禁籞幸随诸彦入,安车仍赐上师陪”描述了诗人有幸跟随众人进入皇家园林,并在安车上得到太师相公的陪伴。这里的“禁籞”指的是皇家禁地,表达了一种被皇室接纳的喜悦和荣耀。同时,“安车”是一种较为舒适的车辆,表达了诗人受到礼遇的感激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百壶未许都门饯,九奏先从帝所来”则揭示了诗人参与琼林苑活动的特殊性。这里提到的“百壶”是指酒的数量,意味着诗人在这难得的场合畅饮美酒,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宴请的重要性。而“九奏”则代表宫中的音乐,象征着帝王的青睐。 结尾的诗句“鱼钥恩留方锡劝,柳边迟日莫相催”是诗人对于这段美好时光的留恋。其中,“鱼钥”为宫殿门上的锁,寓意着诗人已经被赋予特权,可以在皇家园林里享受这种愉悦的时光。最后的“柳边迟日莫相催”则是希望这美好的时光能够长存,不要轻易离去。整首诗以游赏琼林苑为主线,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又有对皇帝的敬仰,充分展现了诗人喜悦、自豪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日赐宴琼林苑奉酬宫使太师相公》是北宋著名文人王安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北宋时期,具体时间约为公元1049年。 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礼的家族在政治、文化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父亲王旦官至尚书令,其家族其他成员也在朝中担任要职。然而,王安礼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直到25岁才中举人。此后,他在官场沉浮多年,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因参与变法遭到排挤,被迫离京。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由于外患不断、内忧严重,朝廷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力。王安石、司马光等政治家试图通过变法改革,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能取得成功。这些时代背景为王安礼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在这首诗中,王安礼通过对清明日琼林苑赐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太师相公的敬意。同时,他也寓含着对家族荣耀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心境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