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铸印

标题包含
铸印
袍著金花勒小骢,扬鞭几度月明中。 黄河界上空来往,直至如今未树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披着金色花纹的小马,在月光下多次挥动鞭子。 在黄河边空地上来来往往,至今还没有立下赫赫战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袍著金花:"金花"是指金子做的花朵,镶嵌在衣服上作为装饰。"袍"指古代的官服。"著金花"指的是穿着带有金花的官服。 2. 勒小骢:"勒"是一种驾驭马匹的方法,即用绳子牵着马。"小骢"是古代的一种马匹。 3. 黄河界上:"黄河"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分开了华北与西北地区。"界上"指河的两岸地区。 4. 空来往:"空"有白白地、无目的地意思。"空来往"表示无目的地在黄河两岸地区来来往往。 5. 直至如今未树功:"至今"指的是到现在为止的时间。"未树功"指没有建立或得到任何成就。
去完善
赏析
《铸印》是南宋诗人释智愚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国家河山的关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着装华丽、骑着金花的骏马驰骋在月色中的形象展现了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然而,现实却是诗人奔波于黄河沿岸,却未能立下显赫战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铸印》是南宋诗人释智愚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64年前后。此时正值宋元交替时期,南宋王朝日渐衰落,元朝逐渐崛起。诗人作为一位禅宗高僧,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在这首诗中以铸印为喻,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忠诚操守的坚守。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智愚正身处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当时南宋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智愚深知个人力量无法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但他仍然以诗歌为载体,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同时,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封建制度向近世转型的阶段,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逐渐瓦解,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化思想开始兴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智愚通过对铸印这一形象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的道德沦丧和社会风气败坏的现象,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忠诚、廉洁等道德品质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