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仙游知县许延评
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
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
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
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才获得功名不久,就要努力崭露头角。
长久以来在简陋的环境里埋头苦干,如今终于能在广阔的道路上崭露锋芒。
君王对你的恩典期望得到回报,民众的事业亟待改善。
不要仿效那些没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
去完善
释义
1. 策名:指谋取功名,此指许延评取得功名。
2. 未几:时间不长。
3. 陋巷:简陋的住所,这里形容学者所住的简陋房子。
4. 亨衢:四通八达的大道,比喻顺利的境遇。
5. 君恩:皇帝的恩典或恩情。
6. 责报:要求报答,要求做出相应的回报。
7. 民业:民间的事业,这里指民生问题。
8. 悠悠者:逍遥自在的人。
9. 谋身:谋求个人利益。
10. 不为人:不为他人着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的李觏,他以雄浑的笔力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告诫。首联“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决心在仕途中勇往直前。颔联“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则是诗人对自己坎坷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既有苦难也有荣光。颈联“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关切,表达了要报答君恩、救济百姓的愿望。尾联“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则是对朋友许延评的告诫,勉励他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关心民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济世情怀,展现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仙游知县许延评》是北宋诗人李觏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开始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选拔士人担任官职。作为一位文人,李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走上了仕途。然而,由于他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未能得到朝廷的认可,导致他在宦途上并不如意。
此时,许延评被任命为仙游知县,即将赴任。李觏以此诗相赠,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中以仙游比喻美好前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宦途上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