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五
野鹤飞来水树春,丹砂作顶羽如银。
似矜毛彩非凡偶,欲下清波犹顾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鹤飞落到水边的树木旁,春天的景色映入眼帘;它的头顶颜色像朱砂一样红艳,羽毛如同银白般闪闪光亮。
它们似乎非常珍惜自己的美丽羽毛,不是一般的鸟; 每当要降落至清澈的水面时,都会抬头观望是否有生人在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普明寺:古代寺庙名。
2. 西亭:普明寺西侧的亭子。
3. 野鹤:野生鹤类。
4. 水树:指河边的水生树木。
5. 丹砂:一种红色矿物质,常用于制作颜料。这里比喻鹤顶的颜色。
6. 毛彩:羽毛的色彩。
7. 非偶:不是寻常之物。
8. 清波:清澈的水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春天来临,一只野鹤从远处飞来,落在了水边的树上。它的头顶呈鲜艳的丹砂色,羽毛则如同银子般闪着光芒。它似乎对自己的羽毛色彩感到骄傲,不愿意与普通的鸟类为伍,所以在降落到清澈的水面上时,还会回头看看岸上的人。
诗人通过对野鹤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与众不同、卓然独立的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通过野鹤的矜持和孤傲,反映出了对世俗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的坚守。这种情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五》是北宋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即宋仁宗皇祐二年。在这个时期,韩维任颍州(今安徽阜阳)通判,期间游历了普明寺,并写下了这一组优美的诗篇。
在创作这组诗时,韩维正值中年,他的政治生涯已有所成就,但仍需努力寻求更广阔的天地。他在此前的庆历三年(1043年)参与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推行的新政改革,但后因保守势力的反扑而失败。皇祐年间,他虽在地方任职,仍关心国家治理,密切关注时事。
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普明寺作为颍州的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在这里,韩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灵得到了慰藉,从而创作出这组充满哲理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