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邦
壤画东西劔,川分上下江。
论才难塞职,逐食强为邦。
晓起雨南亩,晚来风北窗。
幽怀得陶写,頼有酒盈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剑分东西之地,江山一水分两界。
论才能却无法胜任职务,为了生计勉强在这个国家生活。
早晨起床时雨水滋润着南方的土地,晚上风吹过北方的窗户。
在这宁静的时刻,心中的情感得以抒发,幸好还有满缸的美酒陪伴。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晁公溯,诗名为《为邦》。下面是对每句诗的字词注释:
1. 壤画东西劔:这句的意思是描述地域的辽阔与分散,其中"东西劔"指的是东西部地区。
2. 川分上下江:这句话表示地势的高低差异,其中的"上下江"是指上下游的河流。
3. 论才难塞职:这句话是说凭个人的才能难以胜任职务,其中的"论才"指谈论或衡量才能,"塞职"表示无法胜任职位。
4. 逐食强为邦:这句话表达的是为了生活勉强留在这个地方,其中的"逐食"是寻求生活的意思,"为邦"表示处在国家或社会之中。
5. 晓起雨南亩:这句意思是早晨起来的时候,田地里正在下雨,其中的"南亩"代指田地。
6. 晚来风北窗:这句话表述傍晚时分,从北方吹来的风吹过窗户,其中的"北窗"指房屋的北面窗户。
7. 幽怀得陶写:这句话意思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其中的"幽怀"指深沉的情感,"陶写"是指通过艺术形式抒发感情。
8. 頼有酒盈缸:最后一句表示幸亏还有满缸的酒可以解愁,其中的"頼有"表示幸亏的意思,"酒盈缸"是形容酒很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身处边陲之地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寄托。首联通过描绘东西疆土的辽阔与川流不息的江河,展现出国家疆域的广袤无垠,也暗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地理位置。颔联则从个人角度出发,揭示了作者因才能不足而无法胜任职务,但为生活所迫仍需尽职尽责的无奈心态。颈联细致描绘了耕作农民晨起劳作、晚归歇息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尾联转而关注自己内心的幽深情感,表示只有在饮酒中得到发泄和宣泄,自己的精神压力才能得到舒缓。全诗以山川地理为基,诉说生活的艰辛和个人情感的矛盾交织,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关注国家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为邦》是南宋诗人晁公溯的一首词。此词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前后,其时晁公溯在蜀地担任地方官员。
在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疆域狭小,且政治腐朽,金兵侵略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晁公溯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痛苦。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当时,南宋朝廷内部权臣争斗激烈,对外则无力抵御金兵侵略,民生疾苦深重。身为地方官员的晁公溯,对国家的现状忧心忡忡。他渴望恢复中原,振兴国家,但又深知实现这一愿望的难度极大。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他创作了这首《为邦》,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和无奈之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