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午过无锡明日五更到平江门外

标题包含
午过无锡明日五更到平江门外
百里风帆日未中,惠山紫翠忽重重。 姑苏城外枫林寺,夜半已过闻晓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百里的风帆在太阳还未高悬的时候,惠山的翠绿忽然间变得厚重起来。 苏州城外的枫树林中藏着一座寺庙,深夜时分已过,晨钟响起了。
去完善
释义
1. 无锡:现江苏省无锡市。 2. 平江:苏州的别名。 3. 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北郊,原名华山、西华山。 4. 姑苏:苏州的别称,源自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的诗句“姑苏之台,羽舞载扬”。 5. 枫林寺:指江苏苏州市著名的寒山寺,始建于梁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蕃所作,诗名为《午过无锡明日五更到平江门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时空变换、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句“百里风帆日未中”,描述了诗人乘船航行在百里水路上的情景。“日未中”意味着太阳还未升至正午的位置,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时间还早,这也呼应了题目中的“午过无锡”。 接着的“惠山紫翠忽重重”,诗人借由对惠山的描绘,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常。“紫翠”指的是山间的紫竹和翠松,它们的颜色在阳光下闪烁,呈现出迷人的景象。而“忽重重”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同时也表达了时空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随后“姑苏城外枫林寺”一句,诗人以想象的方式展望了目的地姑苏城外的风景。在枫林掩映下的古寺,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使人向往那种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 最后“夜半已过闻晓钟”,诗人以“夜半已过”表明自己抵达目的地的时间是在深夜时分,即“五更”之时。“闻晓钟”则是诗人对于即将破晓的天色、晨钟的感知,它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赵蕃在出游江南时写下了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歌《午过无锡明日五更到平江门外》。这首诗描述了他在旅途中所看到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 在北宋时期,赵蕃曾任国子监祭酒、秘书省校书郎等职。这一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 在这个时代,宋朝的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墨客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赵蕃作为一名官员,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那个时代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