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雪

标题包含
小雪
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 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 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 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三个月的病榻折磨,我还能站起来的已经为数不多。虚弱的腕力让我难以挥毫泼墨,眼睛也因久病而有些昏花,难以前后兼顾。已经凋谢的花朵不会再有早晨的绽放,我在这庭院里久久徘徊,不过还好,春天还未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卧病连三月:指作者因病卧床三个月。 2. 腕柔妨草圣:腕柔,手腕柔弱;草圣,草书之圣,这里指的是草书书法。此句意为因病弱导致无法流畅地写出优美的草书。 3. 目眩隔花神:眼花看不清花的美貌,形容病后的视力模糊。 4. 颓魄岂常望:颓魄,衰落的月亮;岂,难道;常望,经常看到。此句意为病重时难以欣赏到美好的景色。 5. 残芳不再晨:残芳,凋谢的花;再晨,再次开放。此句意为病中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6. 犹喜小阳春:犹,尚且;小阳春,农历十月,天气晴朗温暖,如春天一样。此句意为尽管病中错过了大好春光,但还好还有小阳春这样的美好时光可以期待。
去完善
赏析
《小雪》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卧病三月后的情景,期间亲友离去、容颜渐衰,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热情。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痛苦中,他盼望在萧瑟的冬季看到春天的希望。 首联“卧病连三月,起来几半人”表现了诗人在漫长的疾病中逐渐恢复的过程,经历了无数的失望与坚持。颔联“腕柔妨草圣,目眩隔花神”则描述了诗人在康复期间,手腕无力影响书法的掌握,视线模糊难以欣赏美丽的花朵,但他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颈联“颓魄岂常望,残芳不再晨”体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出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尾联“徘徊盼庭树,犹喜小阳春”则描绘了诗人徜徉在庭院里,期望看到春天即将来临的迹象,表现出他的乐观与坚韧。 整首诗情感丰富,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融为一体,使读者深受感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雪》是南宋诗人吴泳创作的一首描绘节气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58年至1194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在那个时候,吴泳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体验。他在诗中通过对小雪节气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在这个阶段,吴泳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多次被贬谪,这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这一时期的南宋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背景下,战乱不断,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泳的诗篇往往流露出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也是他诗歌中的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