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地卑梅雨湿,气压篆烟低。
熟是披襟处,高楼百尺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地上湿气重,梅子雨季让人不舒服,
气压太低,烟雾缭绕难以消散。
哪里才是敞开胸怀的地方呢?
那座高高的楼房,有百尺之梯。
去完善
释义
1. 地卑:地势低下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江南水乡或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
2. 梅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初夏梅子黄熟时的雨季,雨量较大。
3. 气压:大气压力。
4. 篆烟:燃烧的香烟,形状像篆体字。
5. 披襟:敞开衣襟,表示心情畅快。
去完善
赏析
《登楼》赵汝鐩: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地卑梅雨湿,气压篆烟低”两句,通过对地势低平、梅雨季节湿润和空气压力较低的描写,展现了南方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接着的“熟是披襟处,高楼百尺梯”则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的豪情壮志。通过登高望远,作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凡俗的意境,而百尺梯则是他追求理想境界的象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楼》是南宋诗人赵汝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正值南宋后期,时局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鐩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历任县丞、知县等地方官员,后因故被免职。尽管宦途不顺,但赵汝鐩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流寓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这首《登楼》正是他在这段时期的感悟之作。
在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国家局势岌岌可危。金兵南下,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激化。然而,赵汝鐩身处乱世之中,依然保持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在这首诗中,他以登楼望乡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