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叔嘉叔平既斩衰祝之以诗

标题包含
叔嘉叔平既斩衰祝之以诗
大儿年十四,三五不知八。 源流于其母,造化保太察。 小儿十岁周,松竹不知对。 吾休置奴婢,天遣供井碓。 我昔训童多,虚受人家怨。 愚智暗中分,何以偿渠愿。 怪我自生儿,寒窗仍未睹。 亲朋责我苛,诲之非莽卤。 易教委虚谈,过庭祗取笑。 谁将蝴蜨飞,勒作秋蝉叫。 迺舅久从游,村巫语又听。 身死欲葬埋,发掘安可凭。 两世太平山,此墓何人主。 有房既分派,无息堪应举。 农商攀不及,矧乃君子儒。 生前聊尔尔,没后真卑污。 他日主我丧,通经得两郎。 试之以巨创,整整到大祥。 愿汝且康健,送我归山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藻(1508年-1594年),字元洁,号乐轩,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陈藻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在任期间,他廉洁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儿子十四岁,知识匮乏;小儿子才满十周,年轻稚嫩。 源头来自于母亲,命运维持恰到好处的关照。 我把奴婢辞退了,上天安排他们自己照顾生活。 过去教育过很多孩子,却常常受到家长们的埋怨。 孩子们中,愚蠢和聪明的分别很难确定,我又该如何满足他们的期望呢? 责怪自己只生了这两个儿子,但寒窗苦读的日子还未曾见过。 亲戚朋友指责我过于严苛,教诲并非野蛮鲁莽。 轻易地教给他们空洞无实的言辞,只能让他们在学堂里闹笑话。 谁能像蝴蝶一样飞舞,又如秋蝉一样鸣叫。 舅舅和我长时间在一起游玩,连村中的巫师的语言都听闻过了。 如果哪一天我死了,应该被安葬,岂能随便被人发掘。 这两处太平山的坟墓,都是谁做主修建的呢? 有房子就要分配,没有利息的可以应对科举考试。 农民和商人想都不敢想,何况是读书人呢? 在生之前不过如此,死后却要遭受如此的侮辱。 以后如果我也死去,我的两个儿子会通过经典成为有学识的人。 试着以重大打击来考验他们,使他们能够成长成才。 希望你们健康成长,把我送到山岗上的墓地。
去完善
释义
《叔嘉叔平既斩衰祝之以诗》是南宋诗人陈藻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叔嘉和叔平的诗歌。以下是这首诗的注解: 1. 叔嘉: 陈藻的大儿子,年方十四岁。 2. 三五不知八: 三五表示十五岁, “不知八”表示不明白事理。这里描述的是陈藻对大儿子年龄的描绘,突出他的年少无知。 3. 源流于其母: 意指叔嘉继承了他母亲的良好基因。 4. 造化保太察: "造化"指的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太察"表示极为明察。这里是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和期望。 5. 叔平: 陈藻的小儿子,年仅十岁。 6. 周: 周年。 7. 松竹不知对: 形容小儿子年幼无知。 8. 井碓: 水井和石臼,比喻帮助家务的人。 9. 我昔训童多: 指的是作者过去教育了很多儿童。 10. 虚受人家怨: 虽然努力教诲,但孩子们并没有取得好成绩,反而遭到别人的责怪。 11. 愚智暗中分: 意为在作者心中,孩子们的天赋已有所区分。 12. 何以偿渠愿: 如何满足他们各自的期望。 13. 怪我自生儿: 对自己无法给儿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的自责。 14. 寒窗仍未睹: 形容自己家境贫寒,无法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5. 亲朋责我苛: 亲戚朋友认为我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 16. 诲之非莽卤: 批评我的人误解了我的用心。 17. 易教委虚谈: 在教学中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 18. 过庭祗取笑: 在长辈面前的表现也只能让人发笑。 19. 谁将蝴蜨飞: 比喻无法实现的愿望。 20. 勒作秋蝉叫: 比喻强制孩子们按照某种方式成长。 21. 迺舅: 即舅舅。 22. 久从游: 与舅舅长时间相处。 23. 村巫语又听: 指听了许多民间的传言和看法。 24. 身死欲葬埋: 谈论到死亡的时候,希望得到一个妥善的安葬。 25. 安可凭: 没有可靠的保障。 26. 两世太平山: 两家都葬在太平山。 27. 此墓何人主: 这座墓是谁主持修建的。 28. 有房既分派: 有了房产就要进行分配。 29. 无息堪应举: 无法获得科举考试的机会。 30. 农商攀不及: 农村和城市中的商人都不可能达到。 31. 矧乃君子儒: 更何况那些有修养的文人学者。 32. 生前聊尔尔: 生前一切皆是空无。 33. 没后真卑污: 死去之后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34. 他日主我丧: 以后如果我有丧事。 35. 通经得两郎: 让两个儿子通过学习经典来办理丧事。 36. 试之以巨创: 用重大的创伤来考验他们。 37. 整整到大祥: 希望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并接受现实。 38. 愿汝且康健: 祝愿你们身体健康。 39. 送我归山岗: 陪我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陈藻以父亲的身份表达对两个儿子的期望和担忧。前六句描绘了两个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强调他们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接下来作者提到,因为这两个孩子,他的生活变得轻松,然而,他对自己过去的教育方式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亲友责怪自己的不满,认为这是对自己教育方式的误解。然后作者强调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不应该过于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和问题,如财产的分配,以及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他认为,这些困扰和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继承他的学问和智慧,为他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们的关爱、期待和担忧,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观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叔嘉叔平既斩衰祝之以诗》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陈藻。创作于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 在这首诗创作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变革阶段。此时,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矛盾尖锐。陈藻生逢乱世,早年丧失双亲,家境贫寒,一生潦倒,经历了民间疾苦。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热爱诗歌创作。 陈藻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长辈深深的敬爱之情。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孝道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崇尚孝顺,尊重长辈。同时,儒家的仁爱与礼仪思想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于生活中的尊长敬老之事尤为重视。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陈藻这首诗意境的土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