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四
细不可减,大无以加。 近在眼睫,远过天涯。 是著即错,拟之又差。 缺齿老胡会不得,空携只履返流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惟一,字元明,俗姓李,号竹窗。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年)。 释惟一的生平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家为僧:据《五灯全书》记载,释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细微之处不可削减,广大之义无法再增。近在眼前,却似远在天边。一旦确定便会有误,反复琢磨仍不称意。缺失牙的老胡还参不透,徒然空手返回沙漠。
去完善
释义
1. 细:指微小的数量或事物。 2. 大:指庞大的数量或事物。 3. 近在眼睫:形容距离极近,几乎就在眼前。 4. 远过天涯:形容距离极远,超过了天涯海角。 5. 是著即错: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常常存在错误。 6. 拟之:设想、推测的意思。 7. 又差:表示猜测的结果仍有所差距。 8. 缺齿老胡:佛教人物,传说他因与佛祖争论“空”义而被割去一颗牙齿。这里用来比喻对佛法理解不深的人。 9. 会不得:意为无法领会、理解。 10. 空携只履返流沙:指带着仅有的一只鞋子返回流沙的故事,表示老胡虽然试图理解但最终还是未能领悟佛法的真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了一种深邃的哲理。诗人通过描绘细微之处和大境界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性。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认知事物的困境:任何试图刻意去理解的努力都可能导致错误的解读。诗中“缺齿老胡会不得,空携只履返流沙”则是在暗示,尽管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存在局限,但不应因此而停止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脚步。整首诗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画,意境深远,韵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四》是宋朝时期诗人释惟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间万物、人生百态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不同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诗人正处于南宋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时期。当时,金兵入侵,国家局势危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人释惟一的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他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入世。在这过程中,他亲身经历了社会的苦难,对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在宋代,佛教文化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释惟一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充满了禅意的哲理。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