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渎
古贤真好事,渎以伯牙名。
岸转天无尽,春回草渐荣。
当年流水曲,今日赋诗情。
可惜知音少,令人恨未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代贤者的兴趣广泛,以伯牙的名字命名。
江岸边的美景无边无际,春天的到来使得小草渐渐繁荣。
那些年弹奏的水边曲子,如今成了抒发诗情的源泉。
可惜的是了解我的人太少,这让我心中的不平难以消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伯牙:古代著名的琴师,善于弹奏古琴。
去完善
赏析
《伯牙渎》是一首描绘古人寻知音的诗。诗人以伯牙喻古人,强调古人的真挚友谊和雅好。诗中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如无尽的天际、春天的草地等,借此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通过对比昔日流水的曲调与今日赋诗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遗憾感慨知音稀少,表达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彰显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伯牙渎》是一首描绘古代知音难觅的古诗,相传由南宋诗人张侃于1269年左右创作。此时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入侵,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张侃本人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人,曾任过地方官吏,后因为战争的原因辞官回乡,以诗为寄托,抒发心中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张侃以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为基础,通过叙述他们的相遇相知,感叹现实生活中知音难觅的现象。诗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在乱世中人们更加珍视知己友情的心理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