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杂感(六首)

标题包含
西湖杂感(六首)
其一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其二 潋艳西湖水一方,吴根越角两茫茫。 孤山鹤去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 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 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 其三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其四 冷泉净寺可怜生,雨血风毛作队行。 罗刹江边人饲虎,女儿山下鬼啼莺。 漏穿夕塔烟烽影,飘撇晨钟鼓角声。 夜雨滴残舟淅沥,不须噩梦也心惊。 其五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从残似石头。 其六 冬青树老六陵秋,恸哭遗民总白头。 南渡衣冠非故国,西湖烟水是清流。 早时朔漠翎弹怨,他日居庸宇唤休。 苦恨嬉春铁崖叟,锦兜诗报百年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绛云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曾任崇祯朝礼部尚书。 钱谦益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钱世扬是一...查看更多
草帽小子
去完善

译文
一、 苍茫岁月实在不忍听闻,山水笼罩在烟火之中,一片灰蒙。 那白沙堤边的唐时草木,依然绿意盎然;而在英雄之墓边的云朵,已经飘到了宋代的天空。 树木上的黄鹂鸟与我成为朋友,枝头的杜鹃却已不再是昔日君主。 昆明遭劫后,钟声仍在回响,这湖山之美令人陶醉于夕阳之中。 二、 美丽的西湖啊,水光潋滟的一方天地。吴国的根与越国的角,总是显得迷迷茫茫。 孤山仙鹤飞去,花如白雪;葛岭杜鹃悲啼,月如寒霜。 北里的油壁轻车,西厢的梨园小部,歌舞生平。 即使如今修行圆满,回想起过去的往事,仍会断肠。 三、 僧侣们身着华美的衣裳,坐在画船上吟唱。那飘逸的竹子如同养鹤之地,春风吹拂之时,花儿开得正欢。 蝴蝶在柳园翩翩起舞,迎接阳光下的丹粉;黄莺儿在桃堤悠然自得,聆听着优美的管弦之声。 尽管这不是太平盛世,但湖光山色依旧让人宛如置身仙境。 四、 冷泉净寺让人觉得惋惜,风雨中鸟儿成群结队而行。 罗刹江边的游人喂着老虎,女儿山下的鬼魅悲啼不已。 夕阳中的古塔,烽火未熄;破晓时的钟声,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夜幕降临,细雨绵绵,即使没有恶梦,也能感受到恐惧。 五、 杭州城历史悠久,南宋南渡的风流人物更是数不尽。 白居易的艺妓和谢安的石山,都是值得回忆的地方。 昔日的国土已沦为战场,只有北方的江山仍是故土。 在废墟般的皇宫里,禾苗生长,好像那颗永恒不变的石头。 六、 冬天里的常青树犹如六陵的春天,那些悲痛的遗民总是白发苍苍。 南渡的贵族早已失去曾经的威仪,西湖的水却依然清澈。 边疆的哀歌总是触动人心,居庸关的号角预示着和平的到来。 怨恨那春天的铁崖老人,他用锦绣文章诉说着百年的忧愁。
草帽小子
去完善
释义
您好,这是您所询问的古诗文的词句注释: 1. 板荡:比喻局势混乱。 2. 烟峦如赭:指山水景色呈现出赭色,如同燃烧一般。 3. 白沙堤:即白堤,杭州著名景点之一。 4. 鄂国:指宋代名将岳飞,被秦桧陷害而死。 5. 树上黄鹂、枝头杜宇:黄鹂与杜宇均代表鸟类。 6. 昆明劫后:暗指明朝灭亡,清军攻占北京的事。 7. 夕曛:夕阳西下的景色。 8. 吴根越角:分别指江浙地区的部分。 9. 孤山鹤、葛岭鹃:两个地点的象征。 10. 油壁轻车:古代贵族妇女乘坐的车辆。 11. 梨园小部:指宋朝宫廷中的戏曲团队。 12. 空王法:佛教教义。 13. 丹粉:绘画用的颜料。 14. 罗刹江:现在的钱塘江。 15. 人饲虎:佛教故事中著名的“舍身饲虎”。 16. 漏穿夕塔:指夜晚时间过得很快。 17. 承平:和平时期。 18. 冷泉净寺:西湖边的寺庙。 19. 雨血风毛:战争的惨烈景象。 20. 女儿山:浙江金华的一座山。 21. 建德:浙江的一个县。 22. 南渡:南宋迁都临安的历史事件。 23. 安石:东晋诗人谢安的字。 24. 苏小湖:即杭州西湖。 25. 戎马南来:指元兵南下。 26. 故宫:南宋的皇宫。 27. 禾黍从残:比喻金瓯破碎。 28. 石头:苏州的石头城。 29. 冬青树:一种常绿乔木。 30. 六陵:古代皇帝陵墓。 31. 痛哭遗民:亡国之民的哀痛。 32. 南渡衣冠:指宋朝官员。 33. 嬉春铁崖叟:铁崖为元朝文人,暗指清朝文人。
草帽小子
去完善
赏析
《西湖杂感(六首)》是清代文学家钱谦益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通过描绘西湖周边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第一首诗中,诗人描述了西湖周边如火的山峦和如焚的水流,以及白沙堤上的唐代草和鄂国坟边的宋代云,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同时,诗人以树上黄鹂和枝头杜宇为例,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提到了昆明劫后的钟声,表达了对湖山的依恋之情。 第二首诗中,诗人描绘了西湖的潋滟水光和吴根越角的茫茫景象,以及孤山鹤去的白花和葛岭鹃啼的月光。这些景象既展示了西湖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油壁轻车和梨园小部,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华。然而,诗人认为即使是在这样的时代,也会有人因为前尘往事而伤心断肠。 第三首诗中,诗人描绘了穿着方袍的僧人、红楼画船的景象,以及修竹、春风、柳苑、桃堤等景色。这些景象展示了西湖的宁静与美好,也表现了诗人对湖山的喜爱。同时,诗人以蝶过柳苑和莺坐桃堤为例,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然而,诗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因此湖山中的神仙生活也是短暂的。 第四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冷泉净寺周围的凄惨景象,如雨血的罗刹江和鬼啼的女儿山。这些景象反映了战乱对西湖周边的影响,也表现出诗人的忧虑和痛心。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漏穿的夕塔、飘撇的晨钟等景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第五首诗中,诗人回顾了杭州的历史,包括六朝南渡时的风流人物和白公、苏小等人的故事。这些历史故事既展示了杭州的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戎马南来和江山北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第六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冬青树和老六陵的景象,以及恸哭的遗民和白头的老者。这些景象反映了战乱对社会的影响,也表现出诗人的同情和痛心。同时,诗人还提到了朔漠翎弹和居庸宇唤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忧虑。最后,诗人以苦恨嬉春的铁崖叟为例,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草帽小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湖杂感(六首)》是明代诗人钱谦益在公元1650年左右所创作的一组诗。这个时期,明朝刚刚灭亡,清朝的统治刚刚开始,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钱谦益曾是明朝的大臣,但在明末清初的政治变革中,他选择了投降清朝,担任了清朝的礼部尚书一职。这使得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一方面他被视为变节者,另一方面他又被誉为博学多才的文人。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钱谦益创作了这组《西湖杂感(六首)》,以表达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组诗中,他以西湖为引子,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感悟。
草帽小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