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贻如祖大师 其一

标题包含
贻如祖大师 其一
既已离家与世违,纷纷人事不须知。 百年十二时光景,作佛工夫只怕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既已离家":离家指离开世俗生活,进入佛教修行生活。 2. "与世违":与世隔绝,远离尘世。 3. "纷纷人事":纷繁复杂的人事纠葛。 4. "百年十二":指一生的时间。古时的“百岁”或“百年”用来泛指人的一生。"十二年"在诗中可能表示一种夸张的手法,用以强调时光的流逝。 5. "光景":即景象。 6. "作佛":成为佛陀,达到解脱的境界。 7. "工夫":这里指的是修行努力。 8. "只怕迟":表达了诗人担心修行不够精进的忧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裳写给如祖大师的诗歌,表达了他对如祖大师的敬意和对佛教精神的敬仰。诗中黄裳强调出家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在家俗世纷扰无益于心灵的净化和提升。“既已离家与世违,纷纷人事不须知”表达出诗人认为脱离世俗的烦恼纠缠,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百年十二时光景,作佛工夫只怕迟”则是诗人提醒人们珍惜光阴,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做好成佛的准备工作,不要担心时机已过而错失机缘。整首诗寓意深远,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宗教信仰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60年左右的北宋初年,黄裳创作了《贻如祖大师 其一》这首诗。此时正值五代十国战乱后不久,国家开始走向和平稳定。而黄裳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经历了战争和社会动荡,对于宗教和哲学的思考更加深入。 黄裳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通过参禅、修道寻求心灵的慰藉。黄裳作为一个有修养的知识分子,他对于禅宗思想有着独特的见解。在与如祖大师的交流中,他表达了自己对禅宗修行和实践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佛法真谛的领悟。 在这首诗中,黄裳描述了他在如祖大师的点拨下,通过禅修体验到的超越世俗的心灵境界。他认为修行佛法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强调在修行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和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