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西风吹繁暑,夜气初宜秋。
所居稍虚豁,得以消我忧。
独眠堂中央,一榻无衾裯。
开轩敞南北,凉飚入翛翛。
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流。
残云不成雨,缥缈当空浮。
云行忽中断,月彩烂不收。
影落庭树间,枝叶如雕锼。
草根有小虫,微吟作啾啾。
岂复厌喧聒,更觉窗户幽。
我欲终今夕,飞蚊不相谋。
喧我复啮我,驱去嗟无由。
但当我自屏,岂与汝辈仇。
闭门归下帷,蝶梦寻庄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驱散繁华的炎热,夜晚的气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我所居住的地方稍微显得空旷一些,能够让我消除忧愁。独自睡在堂屋中央,一张床上没有被子。打开窗户,让南北透风,凉爽的风吹进屋里。今天刚好是七月初七,三颗星星已经向西边流去。残留的云层没有凝聚成雨,在空中飘渺。云层突然中断,月亮的光辉无法收敛。月亮的影子落在庭院的树木之间,枝叶如同雕刻般精美。草根上有小虫,低声细语。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厌倦了喧闹,反而觉得窗户更加幽静。我希望今晚能宁静度过,不要让蚊子来打扰。它们喧嚣地围绕着我,但我无法赶走它们。我只能自我隔绝,不想跟这些小虫子结仇。关上门,放下帘子,寻找庄周的梦境。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从西面吹来的风,也指秋风。
2. 繁暑:指炎热的夏天。
3. 夜气:夜晚的空气。
4. 宜秋:适合秋天的气候。
5. 所居:居住的房屋。
6. 稍:稍微。
7. 虚豁:指空间宽敞。
8. 独眠:独自睡眠。
9. 堂中央:厅堂中间。
10. 一榻:一张床。
11. 无衾裯:没有被子床单。
12. 开轩:打开窗户。
13. 南北:指南北方向。
14. 凉飚:凉爽的微风。
15. 翛翛:形容风声。
16. 是日:这一天。
17. 七月七: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
18. 三星:指牛郎织女星。
19. 西流:向西流动。
20. 残云:零散的云朵。
21. 不成雨:无法形成降雨。
22. 缥缈:形容云彩隐约可见的样子。
23. 当空浮:在空中飘浮。
24. 云行:云朵飘动。
25. 忽中断:突然消失。
26. 月彩:月光。
27. 烂不收:明亮而难以收敛。
28. 影落:影子落在。
29. 雕锼:雕刻打磨。
30. 草根:草的根部。
31. 小虫:小昆虫。
32. 微吟:小声地鸣叫。
33. 作啾啾:发出啾啾的声音。
34. 岂复:岂能再。
35. 厌喧聒:厌倦嘈杂的声音。
36. 更觉:更加觉得。
37. 窗户幽:窗户显得宁静。
38. 我欲:我想要。
39. 终今夕:度过今晚。
40. 飞蚊:飞舞的蚊子。
41. 相谋:相互商量。
42. 喧我:吵醒我。
43. 啮我:叮咬我。
44. 驱去:驱赶离开。
45. 嗟无由:叹息没有办法。
46. 但当:只要面对。
47. 自屏:自己避开。
48. 岂与:难道要与。
49. 汝辈:你们这些家伙。
50. 仇:仇恨。
51. 闭门:关上门。
52. 归下帷:放下帷幕。
53. 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故事。
去完善
赏析
王之望的《七夕》描述了作者在夏季初秋时分的居住环境及感受。首联描绘出夏秋交替的气候特征;颔联则展现作者心境开阔、能消愁的境地;颈联细绘房间的布局和陈设,表现作者的独居生活;接下来的三联则以夜色中的景象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七夕夜的气氛和星辰变化。尾联通过抒写自己的志向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含蓄的方式传达了这首诗的主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之望在公元1174年创作的。这一年是南宋孝宗淳熙元年,王之望出任广州知府。在他的任期内,他目睹了广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生活的繁荣。然而,他也感受到了南宋时期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北方领土丧失,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王之望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士人,对此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在这首诗中,王之望以七夕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牛郎织女的敬仰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