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首 其三
雪峰辊毬,禾山打鼓。
秘魔擎叉,道吾作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山滚动着雪球,禾山敲打着鼓点。
神秘魔鬼高举叉子,道吾翩然起舞。
去完善
释义
《偈颂三首 其三》是宋僧释行巩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雪峰辊毬:“雪峰”指的是唐代僧人雪峰义存。他曾任福建泉州雪峰寺的住持。“辊毬”是指用木棒滚动的球类运动。这里指的是雪峰在山上修行时,通过磙动毬子来展示自己的修行成果。
2. 禾山打鼓:“禾山”指的是唐代僧人宝志祥。他在江苏无锡的一座山(禾山)上打鼓。这里的意思是宝志祥用打鼓声驱走烦恼,提醒人们要静心修行。
3. 秘魔擎叉:“秘魔”指的是宋代僧人智愚。他在庐山修苦行,号称“秘魔岩”。“擎叉”意为高举叉子。这里表示智愚修行时的形象。
4. 道吾作舞:“道吾”指的是唐代僧人宗密。他在湖南道吾山修道。“作舞”指跳舞。这句话描述了宗密在山上修行时的欢快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雪峰辊毬”开篇,描绘出雪山中滚动的雪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紧接着,诗人用“禾山打鼓”来形容山谷中回荡的鼓声,寓意着人生的喧嚣和苦难。接下来,诗人又以“秘魔擎叉”与“道吾作舞”两个形象的画面来表达禅宗修行者们在面对生死、善恶等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超脱。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独特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三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释行巩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处于金、南宋对峙的特殊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受到禅宗的影响,对佛教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时,他参透了世事无常的道理,通过诗歌表达出他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在这段时间里,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兴亡,不少文人投入抗金斗争。同时,禅宗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诗人开始创作禅诗,表达对生命和世界的独到见解。释行巩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传达出他对生命的洞察力和人世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