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十首 其七

标题包含
颂古十首 其七
学海波澜卷未干,几烦仙屐上林峦。 天香吹落秋风老,不觉相携到广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学习的海洋波涛汹涌卷起尚未干透,多少次疲倦地踏上林间小径翻山越岭。 芬芳的香气在秋风中消散显得岁月沧桑,不知不觉相互扶持来到广袤的月色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学海":形容学问深邃如海,此处指学者潜心钻研的领域。 2. "波澜卷未干":比喻学术研究的热情如潮水般激荡,永无停歇之意。 3. "几烦仙屐上林峦":表示多次邀请神仙般的贤士学者共赴学术高地,共同探讨高深学问。其中,“仙屐”借指德行高洁的学者,“上林峦”则喻指学术巅峰或学术胜地。 4. "天香":指书香门第,这里用来赞美贤才的风采和高雅气质。 5. "不觉相携到广寒":意指在学术探索过程中不知不觉已经攀上了高峰,这里的"广寒"是对月球的一种神话称呼,象征高远之境,此处的寓意是探讨学问,深入思考已达到高超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颂古十首·其七》是宋代诗人释行巩的一首咏史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学习和探讨诗歌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大海之中,时而风起浪涌,时而风平浪静。这句“学海波澜卷未干”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求学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接下来,诗人以“几烦仙屐上林峦”来形容自己在探寻诗词的奥妙时,如同神仙般漫步在山林之间,不断地积累和感悟。 第二句“天香吹落秋风老”描绘了秋天时节的美景。天香指代秋天的香气,如菊花、桂花的芬芳。而“秋风老”则传达了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使整句诗充满了浓郁的秋意。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时间的感慨。最后一句“不觉相携到广寒”意味着在诗人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与神仙一起游历到了广寒宫。 这首诗既有对学问探索的渴望,又有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十首 其七》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僧人释行巩所创作的。释行巩生活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他的创作时间大致在这个时间段内。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北方金国崛起,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释行巩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禅意和宗教信仰。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释行巩在修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此外,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命运,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释行巩虽然是一位僧人,但他的诗歌同样反映了这一时代特点。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切,这些都是他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见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