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凯亭
调发今年迥不同,折冲果在笑谈中。
若非制阃规模定,安得兼全战守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年的调动与往年大不相同,果然在谈笑间就解决了问题。如果不是事先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怎么可能兼具全面的战斗和防守之功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吴机:指春秋时期吴国丞相伍子胥及其后裔。这里泛指有智谋之人。
2. 调发:调整发放。这里指军队部署、调度。
3. 迥不同:截然不同,完全不同。
4. 折冲:指用言辞或行动挫败对方的锐气。
5. 笑谈中:轻松谈笑之间。
6. 制阃:古代地方军事长官的职权范围。这里指全面掌握作战计划的制定。
7. 安得:如何能得到。
8. 兼全:兼顾全局。
9. 战守功:战斗与防守的贡献。
去完善
赏析
《闻凯亭》是一首描绘战争胜利的诗词,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胜利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吴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在这首诗中,吴机以“调发今年迥不同”开篇,意味着今年的军事行动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折冲果在笑谈中”。这里的“折冲”指的是化解敌意,而“笑谈中”则意味着这种化解并不是通过激烈的战斗,而是通过谈笑间达成了目的。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谋略。
接下来,诗人写道:“若非制阃规模定,安得兼全战守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事先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怎么能取得这样完美的战绩呢?这里强调了预先筹划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赞美。
总的来说,《闻凯亭》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胜利,展现了诗人的军事才能和智谋,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在诗人吴机的笔下,战争不再是残酷的厮杀,而是一种智慧的较量,这也是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凯亭》是南宋词人吴机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南宋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北方收编原金国土地之时。在这一年间,元军在北方迅速崛起,威胁着南宋的安全。而与此同时,原金国的一些将领,包括吴机,也在归顺南宋后受到了重用。
对于吴机来说,这个时期可谓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前的他曾是金国的将领,但在金朝灭亡后选择了投降南宋。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在政治上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声誉。然而,在表面上看似风光的背后,实际上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一方面,他要面对来自南宋朝廷的猜忌和疑虑;另一方面,他又要在与元军的交锋中展现自己的忠诚与才能。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他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担忧,也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忧虑。
此外,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颇为复杂的。南宋朝廷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后,虽然暂时得到了安宁,但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又面临着强大的元军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机感。而这种时代的特点,无疑也为吴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