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得月亭

标题包含
得月亭
月照乾坤岂得私,只缘近水倍光辉。 况逢秋杪气犹爽,一笑从容尽醉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普照天地间无私地照亮四方,只因靠近水面的地方更为明亮。更何况正值金秋时节,气候宜人,大家开怀畅饮尽情欢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得月亭:古代亭名。 2. 吴机: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3. 乾坤:象征天地、宇宙。 4. 私:私自占有。 5. 缘:因为。 6. 近水:靠近水源的地方。 7. 倍光辉:更加明亮。 8. 秋杪(miǎo):秋天末尾。 9. 气犹爽:气候依然清爽。 10. 一笑从容:形容人们谈笑风生,神情自如。 11. 尽醉归:尽情地喝酒然后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得月亭》,作者是明朝诗人吴机。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月亮为引子,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人生以及酒文化的深刻理解。首句“月照乾坤岂得私”说明月亮的光辉普照大地,并无偏私。次句“只缘近水倍光辉”则表明,由于月亮与水的关系密切,因此在靠近水的地方,月光显得更为明亮。 第三句“况逢秋杪气犹爽”中的“秋杪”指秋季末尾,此时的天气还比较清爽。所以诗人描述了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月色,尽情地饮酒畅谈。最后一句“一笑从容尽醉归”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悠然自得,尽享美酒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得月亭》通过描绘赏月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社会对于酒文化的崇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月亭》是清代诗人吴机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描绘了在静谧的月光下,得月亭中的景物和氛围。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常之感。 据考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清代中期,即公元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清政府对汉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使得民间疾苦重重。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吴机却能够超脱现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吴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顺利,仕途坎坷,多次落榜。尽管如此,他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总的来说,《得月亭》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动荡和苦难的时代,但诗人吴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常之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